2)第418章 妖言(中)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

  又或者,还是留在本地,赌一个买活军拓展不顺,到自己死之前,都不会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自己这里来

  当然了,这些事情,也都是运河沿岸、沿海这些州府的富户在思量的,再往内陆去,那些小州县,一年除了商队以外,外来人口不多的,本地的富户都是没什么见识的土财主,就算陆续也能看到买活周报,接纳田师傅、引种高产粮食的热情也很高,但他们的反应天然就是颟顸迟钝的,并不觉得买活军的政策真能影响到什么。

  “不都立了和议吗”这些大老爷们歪在贵妃榻上,抽着长长的烟袋子,一边咂巴着烟嘴一边说,“买活军若是守信就不会扩张,若是扩张了恐怕也难以完全守信,真要如何了,那也是前头大府先倒,咱们到那时候再计较也不迟。”

  这想法不能说是错的,对他们来说,倘若能将买活周报的流传,在本地完全禁止的话,那就更安全了,不知道冤屈备案的说法,那就不会去收集证据不会去告状,如果还能把本地的流民完全固定在土地上,就更杜绝了县里一些难免的龌龊事被备案的可能。

  这思路也不算是太稀奇,大多数老爷们琢磨一下都可以想得出来,于是,在有些州县中,敏朝衙门几百年来管不了的流民现象,忽然间就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州县之间的交流,一下又回到了敏朝初年时那极其有限的理想状态没有路引,寸步难行,州县就仿佛是孤岛一般,州县的消息,很难流动到村里去,而村里的消息也很难互相扩散,最多是在附近的几个村之间流传。

  这种应对办法,唯一的瑕疵,就是买活军派出来的种痘官和田师傅,本地人不可能拒绝他们来这里,也不可能拒绝他们和本地人交流,不过还好,买活军不可能每个州县都派来出身本地的老乡,没有那么多人手也没那么巧,只要这些外来人和本地土著的语言不通,那危险的思想就不会散播开来。

  在南方,难以交流是常态,北方的话,官话和土话的差别不算太大,于是士绅们便派出数量很多的随从,看牢了田师傅们,在礼遇之外,也起个防备的意思,他们倒是不会对田师傅他们做什么,但是,如果被教授了一些危险的事情,等田师傅他们走了,听课的农户们就要遭殃了。

  会这样提防的富户们,算是比较敏锐的,还有更保守闭塞的富户,根本就不看周报,也不把买活军的声明当回事,一门心思过自己的日子这也是有的。这算是有钱有势的老爷们,在买活军的几封法令下的常态,而其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们呢是否相信买活军的政令,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

  就譬如说折骨缠的事情吧,这个事情确实是被管下来了,因为连朝廷都十分配合,去姑苏、广陵那边清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