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肃清运司!记住这一巴掌!_大明第一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师,乾清宫。

  小皇帝正与三位朝堂真王聊天。

  倒不是他吃饱了撑的,而是三位大佬联袂前来面圣。

  目的嘛,无非就是让小皇帝下旨,劝劝中山侯汤昊,别搞得太过难看了。

  “皇上,运司糜烂,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天官马文升慢悠悠地开口道:“王鏊曾经对此做出过评价,老臣以为很是到位。”

  “今之仕,秩卑而众欲为者有之矣,科道是也。秩高而众不欲为者有之矣,运司是也。”

  朝堂仕途,大家都想做科道言官,都不想做运司官员。

  “秩高则曷为其不欲为也?财利之场,权势蟠据,动则关格,且飞言丑语,易为污蔑,积蠧宿尤非一人一日所能扫刷。”

  “官虽尊,而无临莅之分,则令或不行,且一居是官,虽有善政,当道者不复訾省。”

  原因嘛,无非就是运司官员太容易腐化堕落,早就变成了一个个腌臜之地,去了之后想要砥砺节操坚守本心,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因为运司积弊多端,牵涉多方利益,纵使你不想贪腐也会有人逼着你贪腐!

  第二个原因,则是运司官员,特别是运使品秩虽高,但权力有限,纵有善政,亦难以升迁。

  明初运司官员职权极重,都运使地位堪比布政使这等地方封疆大吏,但是随着运司腐败不堪,朝廷为了保证盐税收入便设盐法道,令御史等官员监管盐务,这些新设盐官不断侵夺运司之权。

  甚至到了后来,盐道御史全面介入盐政事务并凌驾于运司之上,盐课征收解运、盐务官员的考核皆由其所掌握,运司衙门“奉巡盐御史或盐法道臣之政令”,沦为办理例行事务的闲散机构。

  这就比较恶心人了。

  背负骂名的是他们这些运司官员,而盐场大权却是被盐道御史那一系掌握,谁还愿意去做运司官员啊?

  小皇帝听得连连点头,这王鏊确实说到了点子上面。

  “大冢宰口中的王鏊,就是那个“天下士”王鏊吧?”

  马文升闻言一喜,咧嘴笑道:“皇上英明,正是这个王鏊,现任吏部左侍郎。”

  “老臣岁数大了,眼睛也看不清了,耳朵也有些聋,吏部事务大多都是出自王鏊之手……”

  老首辅刘健听到这话,都快要被气笑了。

  马文升这个老东西,可真不是个东西啊!

  就因为上次他开玩笑,说要把王鏊调入内阁,结果这老东西现在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在皇帝陛下给王鏊刷存在感,恨不得直接开口告诉皇帝陛下,王鏊就是他马文升预定的下一任吏部尚书!

  朱厚照可不蠢,他一向精明得很,哪里听不出马文升的话外之音。

  不过马文升确实年龄太大了,八十岁的老人,这玩意儿那可都是成祥瑞了啊!

  既然王鏊如此出色,而且又是天官马文升亲口举荐,让他做下一任吏部尚书也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