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故陵月_六州歌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稷州,荔园。

  空气中梅香浮动,伴以隐约的古琴声。

  循声而近,游廊尽头,是一处四面轩敞只垂一层轻纱的水榭。

  挂了铜兽铃的檐下,琴师端坐,弹的是一曲《高山》。

  再往里,一对祖孙正在对奕。

  水榭四角各摆放一尊方二尺的青铜鎏金暖炉,烧着产自剑南路的竹炭。

  偶有北风,滤过轻纱,再卷过暖炉热气,吹面不寒。

  高山尽,流水出,白雪唱残,正值阳春。

  老者凝视棋盘,额上渐有细汗。半炷香后,他放下棋子,叹道:“中局负。”

  对面的少年露出笑容:“爷爷,承让了。”

  老者也微笑道:“你啊,长进迅速,爷爷都快教不了你了。”

  少年起身,拱手道:“爷爷永远是明悯的榜样。”

  老者伸指向他点了点,转头道:“进来吧。”

  水榭外等候已久的人才走进来,奉上一截黄泥封口的竹筒。老者接过,他便立即退下,来去皆如飞鸿踏雪,悄无声息。

  老人取出其中的信,展开来,粗糙的黄纸上有两句狂草。

  片刻后,他把黄纸递给裴涧。

  后者一看,不禁凝眉:“按长安郡主的个性,怕是已经动身南下了。”

  老人起身,走到栏杆前,眼望烟波浩渺的重明湖。

  “她是真为母守孝也好,拖延时间也好,三年一过,都得奉旨成亲。”

  裴涧也跟着起身,把黄纸送进暖炉里,看着一缕青烟升起,才说:“陛下并未指婚。”

  “这就是关键之处。”老者转头看向少年。

  此时他们差不多高,然而老者知道,再过两三年,少年就要比他高出一个头。

  维系裴氏荣耀的责任也将落到少年的肩上。

  所谓世代相承,不过如此。

  他双手负于身后,道:“虽说西北穷苦,但西北军战力可不低。况且殷侯仅此一女,如珠如玉地捧着,郡主本人又历仙慈关四年,听闻就如她父亲一般颇受军中爱戴。她出嫁,整个殷侯府同西北十五万边防军都是嫁妆。”

  裴涧走到他身边,说:“只是秦氏无适龄子弟,其他人想娶郡主怕是有一番麻烦。”

  老者却是一笑:“秦氏子难以娶郡主,太后便想送人去和亲,但陛下不会允许。然而对那个位置有野心的不止秦氏,能娶到郡主,便是极大的助力,一点麻烦算什么?”

  裴涧皱眉:“陛下子嗣艰难,外戚日渐强势,不是好兆头。一日无储君,国本便难安。然则陛下若真过继长公主之子,东宫不济,秦氏狼子野心,恐易生宫变。”

  “茶。”老者道:“你有此见解,很好。”

  一旁侍候烹茶的童儿立刻取了两盏晾好的庐山云雾,青瓷盖碗置于双掌大的湘妃竹盘上,奉与老者和少年。

  老者饮一口茶,叹道:““秦氏已是露头的雀儿。秦毓章之后,皆是蠢材。晋阳长公主虽是太后亲女,可她毕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