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殿前策(下)_醉枕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人才学不过耳耳。

  他哪里知道,林甫想的根本不是这些题目的问题,而是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揣摩对了陛下的意思,他才能够在这最后一刻完成临门一脚,成就连中三元的壮举。

  其实林甫的才学,如果真的考量起来,只能算三百学子中的上等水平,要说连中三元的程度却是够不上的。

  仔细回顾穿越人士林甫这些年来一直高中的原因,一是因为诗文加持,诗词歌赋有前世千年积累,总是能够掏出合时宜的好诗,这往往会抓住阅卷官的眼球。

  二是因为过目不忘,对于大部分经史子集,他能烂熟于心,不会出差错,这就在基础题目上面不会丢分,帖经墨义不会出错,这会加强阅卷官的好感,让他觉得这个学生基础扎实,敏而好学。

  真要说他八股策论的水品,其实是一般的,因为伤悲子读过许多诗词歌赋,小说野史,但却是万万没有读过什么八股和策论的。

  所以林甫的八股和策论,都是今生才学的。

  这八股和策论,当真是需要天赋的,就算林甫过目不忘又如此努力,但走到这天下前三百的时候,还是排不上号的,撑死了中等偏上。

  在春闱中,自己基础扎实,诗文出彩,八股策论只要不有大差错,综合分名列一甲是没问题的。

  可殿前这殿试,只考一策论,林甫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想入二甲很容易,想排在前十,甚至一甲,乃至状元,只凭实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林甫需要剑走偏锋,需要揣摩圣意,只有在创意上,方向上走出了新意,走出了花样,才能保证自己能通过阅卷官那一关,进入前十送到皇帝面前。

  只要送到了皇帝面前,凭借友情分,自己都可以轻松的进前五。

  若是自己再说出一些挠到皇帝痒处的话,中状元只是陛下御笔一批的事情。

  所以思路重之又重,只要确定了思路和大概内容,三千字只需两个时辰,说什么也可以完成了。

  说是这么说,但一直盯着题目看,思来想去地研究着这里面可能蕴含的意思,对于初入京城一直没有过政治经验的林甫还是难了一些。

  尤其又是在如此隆重关键的场所和事件当中,压力很大,周边的气氛也太严肃,让林甫很难静下心来。

  但时不我待,眼见着太阳一点点往上升,马上就快中午了,林甫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心里也就越来越急。

  他一路顶着第一的名次过来,心里却也是明白自己凭借的是什么,这殿前一策论,是对自己才学的一次很大考验,若是这一次失利,他至少要再花好几年的时间在入翰林上。

  这倒是小事,关键是自己现在在京都中,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其实自己的才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若自己不是春闱榜首,而是个窝囊废,兵部的人会替自己出头吗?太子会在乎自己要被打了吗?甚至小王爷替自己出头的时候,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心甘情愿?显然不会,所以这次,自己决不能失手。

  林甫转变了思路,不再去看题目,而是从历史进程上在下功夫。他在策论上的优势是可以借鉴前世类似时期的历史事实,提出的方法更加切实可行,也有许多历史事件作为警示,更容易发现自己方案的缺点。

  他能够跳出时代的局限性,这是他在策论上唯一的优势。

  想到日上三竿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政治新人林甫总算是想出了对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