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 湘州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都感到这差事不好接。

  差事虽不好接,但不代表刘禅是在强人所难。此时的湘州农业虽大部分处于火耕水耨的耕种环境之下,但是先进的农耕方式已有在部分郡县出现,只要将这些先进的农耕方式慢慢推广即可。

  这种推广的模板,大汉已经有了。当初在大汉闭关锁国期间,刘禅静心于发展农业,改进农具,又将这些先进的耕作方式往底层推上广,纳入郡县的考核当中。

  益州虽与湘州自然环境有些不同,但他们大体上还是类似的。如二者皆以水稻为主要作物,地处长江流域,又是同条纬度上,而且又都是红黄壤地区。

  也就是说,如果要发展湘州的农业,可以把益州先进的农耕方式移到湘州上,其间不同之处稍作修改即可。

  “怎么?”刘禅盯着江面上的鱼线,问道:“当有难处?”

  邓艾思量少许之后,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还需待兵事平定后,前往湘州各郡县视察,方才能上疏予陛下。”

  顿了顿,邓艾问道:“敢问陛下,臣任期当有多久?”

  刘禅瞥了眼邓艾,问道:“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届时大汉将要起兵伐魏。”

  “诺!”

  刘禅见还是没有鱼上钩,也不再钓了,而是命人将鱼竿收起,说道:“镇守湘州诸将,朕已经委任完毕。陈到领江夏太守,屯驻夏口;邓芝领南郡都督,屯兵公安。此二人辅卿治军,以威吴人。”

  “谢陛下!”

  兵事处理完毕后,刘禅看向诸葛乔,说道:“湘州久在东吴治下,百姓困苦,赋税繁重,生产儿子,多不起养。今我大汉治下,当以休养生息,安民为上,治政松弛有度为上,不可过严。”

  诸葛乔点了点头,认真答道:“陛下之言,乔谨记在心,不忘也。”

  “伯松初任湘州刺史,宜当勉之。若有拿捏不准之事,可问政中枢,亦或可与士载商议,再以定夺。”刘禅叮嘱道。

  “诺!”

  三十过半的诸葛乔担任百万人口的州刺史一职,还是太过年轻了。若按其资历而言,湘州刺史该由吕乂担任,但其父是诸葛亮,这一切就是不同了。

  按其才能而言,诸葛乔还是能够胜任,可能会因经验不足而失误,不过就全当交学费了。当然也有匹配的地方,诸葛乔久与东吴打交道,知晓荆南内情,便以施政。

  嗯!大汉新占的湘州,其郡有武陵、零陵、临贺、长沙(衡阳郡)、桂阳、南郡、江夏、天门等八郡。管辖夷陵的宜都郡被废,其治下的县被划分入益州的巴东郡以及荆州的南郡。

  吞并夷陵之后的南郡过大,刘禅又将武陵北部、南郡东南部划出五县,设立为天门郡,郡治零阳县。

  二人走后,廖立拿着诸葛瑾奉上的书信而来,说道:“启禀陛下,诸葛瑾再次前来商讨,孙权不愿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