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1章 汉事三条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蜀汉。

  第三条,让孙权在刘禅检阅汉吴两军时,为其驾车御马。此事更为诛心,孙权干了,他也没什么脸敢统治江东了,士人对孙吴也不会那么拼死效力,反而会吹捧刘禅受天命,三兴汉室。

  其会比蜀汉后期的舆论形势更加严重,大部分吴人士族会认为吴灭汉兴。

  因此将这三条结合起来看,第一条从军事手段上钳制东吴,第二条从内政上使吴国混乱,第三条瓦解孙氏统治江东的合法性。

  不过,东吴有什么办法拒绝呢?

  诸葛瑾苦着脸,劝谏说道:“还请陛下三思啊!三条或不可为,但还可与汉人商量一二,断不可惹怒汉人。若惹刘禅发怒,使其起大兵攻我,两国再战,恐我大吴有灭国之危。”

  诸葛瑾本身就不是刚强之人,被廖立连哄带骂,加上知晓大汉进军方略,对大汉心中亦有畏惧之情。

  不仅是诸葛瑾,整个吴军上下已经是人心惶惶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已经没了,邓艾、马忠、王平等杀神全部兵过长江,这让他们如何不心惊胆战。而且吴卒士气低落,畏敌如鼠,这还怎么打!

  孙权摸了下自己脖子,忽然舍不得自己的富贵,亦舍不得刚入宫美若天仙的潘美人。

  若自己兵败身亡,不仅美人没了,甚至自己也要惨死。在此乱世之中,安稳死去不好嘛?皇帝也当过了,心愿也亦完成了,反而不如倘若接受这一切。

  累了!

  自己先和曹操、刘备交手,再到与曹丕、曹叡、刘禅交手,打了一辈子的仗,自己也太老了,银发横生,不如就好好享受几年了吧!

  即便大汉一统天下,届时凭借自己吴王的身份,亦能享受富贵,子孙传承不绝,又何必去争一时意气呢!

  孙权越老,也就越保守,越不敢去拼。为何不敢去拼,看襄阳、安丰二战就知道了,被汉魏捶得满头包,现在他的心气真散了。

  孙权脑海里浮现过许多事,沉吟说道:“子瑜所言有理,不知有何见解?”

  诸葛瑾也不敢随意劝谏,只得含糊地说几句,说道:“割让江夏并无不可,固守武昌、柴桑即可。至于后面二事,非臣所能解也!”

  顿了顿,诸葛瑾补充道:“汉欲以莫须有治陆逊之罪!”

  闻言,孙权拍了一下案几,生气说道:“岂有莫须有之罪,汉人甚是过分!”

  此言一出,诸葛瑾反而闭嘴不言,站在下位,听着孙权的发泄。

  孙权见诸葛瑾如此,也叹了口气,说道:“刘禅是想毁我吴国,还是只想杀陆逊?”

  诸葛瑾愣了愣,反应过来,说道:“臣不知也!不过臣以为汉主应不会逼人太甚。”

  “不会逼人太甚!”孙权抓着胡须,念叨几下,小声问道:“若伯言不小心乘船时,饮酒过多如何?”

  “或是可~”诸葛瑾不由瞪大了眼睛,发觉不好应和,含糊说道:“还需分时观之,毕竟伯言很少饮酒。”

  孙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可让元逊(诸葛恪)小心看好伯言,免有意外。”

  诸葛瑾双手一紧,果然!孙权不愿让诸葛氏挣脱出这场事件当中。

  他可清楚自己儿子秉性,对地位名望有异常的渴望,如果让诸葛恪介入这件事,基本会成为孙权向陆逊下手的刀。

  “子瑜如何?”

  孙权面容和蔼的看向诸葛瑾,说道:“元逊身有大才,今后可为辅国大臣。届时汉有诸葛丞相,吴亦有诸葛氏为相,此乃诸葛氏喜事也!”

  诸葛瑾心虽有万般不愿,但亦只能拱手,说道:“多谢陛下厚爱犬子,老臣必鞠躬尽瘁!”

  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至于为汉主驾车,言我身体老迈,难以下榻,还望汉主怜我老迈,免于车马辛劳。其间解释还有劳子瑜再走一趟,向汉主申明此事经过。”

  顿了顿,孙权还是想挽救下陆逊,说道:“今后吴国愿为大汉臣属,鞍前马后。而伯言实乃良将,朕将任其为将,助汉北伐,不知可否?”

  孙权只想完成第一条协议,第二条能否再谈谈,至于为刘禅驾车之事,他实在不想去做,太丢面子了。

  如果自己都做下来,那将颜面尽失,自己又何以治吴哉?

  “诺!”诸葛瑾很不情愿地应下差使。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