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5章 趣事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戍边,待其六旬便归国卸任。切记让其保重身体,归朝后,朕将委以重任。”

  刘禅的惩罚与没罚一样,甚至还要重用他的倾向,话语间充满了对马谡的关心。

  “诺!”

  紧接着,刘禅打开魏延的奏疏,微微颔首,说道:“潼关已克,让伯约撤回关中。此战士卒死伤数千,让马良注意抚慰将士家眷,不可令其寒心。大汉将重起大军伐荆,且让魏延注意边疆守卫,不可让逆魏乘虚而入。”

  “诺!”

  吩咐完,刘禅把奏疏交给侍从,往前走问道:“今岁夏收情况如何?各地可有不足?”

  夏收及秋收的粮草关乎大汉明年东征荆州是否能如期正常进行,不得不让刘禅注意。且夏收会比秋收重要些许,毕竟水稻、小麦都是夏收时节收获的,秋收则是收割水稻、高粱。

  为何水稻能夏、秋各收一次,也许因地而议,在巴蜀地区水土适宜,气候温暖,水稻一年二熟便可夏、秋收获。不过的话,时间十分紧凑,百姓往往会在夏收水稻后,抢种水稻。

  由于夏季需要完成收割、春耕,时间紧任务重,而在这个其间,大汉往往是不发动战事,也不发徭役,尽可能给巴蜀百姓时间。因此大汉历次北伐,都只在冬季时候发动。

  那时候,百姓有时间去服徭役,士卒也可以安心离家,而不至于荒废农事。

  而东吴的话,由于舰船受水流的影响,常常会在春末、盛夏动兵,即便有河流船只帮忙运输,但也会大幅度影响到夏收、夏种、秋收的情况。这也是为何,东吴的赋税是三国之中最高,百姓常常入山为寇的核心原因。

  毕竟民以食为天,占用了老百姓耕种、收割的时间,老百姓自然没饭吃。没吃饭,自然要跑,或是不敢生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常常向手下叮嘱,不违农时,无失其时。

  毕竟诸葛亮是人,他不是神,他无法凭空生出大量的粮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调配人手,让巴蜀百姓尽可能收获大量的粮草,才可用于北伐大业之上。而就在合理安排时间,调配人手上,诸葛亮显示出来堪比萧何的执政才能。

  “启禀陛下,据内府官吏所说,巴蜀、陇西夏收、麦已经正常收割,不敢抽调百姓服徭役,让其等可安心抢插水稻。”廖立答道。

  刘禅点了点头,叮嘱说道:“此次东征,巴蜀之粮乃重中之重,不可有失。让太子驾车巡视巴蜀郡县,若有地方官吏劳役百姓者,以法罚之。”

  “诺!”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