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校事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口才过人,或治政清约,符合西蜀、东吴二国用人喜好。”

  曹叡摊开巾帛,查看二人履历,点头说道:“辛苦赵卿了,此二人忠于我曹魏乎?”

  “启禀陛下,此二人出身寒门,受我大魏恩德甚多,愿入异国为死间。”

  顿了顿,赵印拱手说道:“况且此二人孝顺父母,珍爱妻儿,必然不会反叛。”

  曹叡微微颔首,说道:““善!”

  说完,曹叡将巾帛合上,扔到殿中火炉之中,沉声说道:“此二人消息,不可轻易传出,违者杀之。”

  “诺!”

  曹叡负手背腰,望着窗外飘扬的雪花,问道:“不知赵卿,何时安排此二人起程?”

  “入吴者,号隐蛇,将于腊月入吴;入蜀者,号蝮蛇,正在思量何时入蜀。”赵印应道。

  忽然,殿外侍从禀告喊道:“陛下,新任吴侍中奉诏入宫求见!”

  赵印见状,识趣拱手答道:“陛下有事,臣先告退!”

  曹叡摆了摆手,说道:“可,此事便交予你安排,朕便不插手了。”

  “诺!”

  赵印答行礼,缓步后撤出殿。

  “宣,侍中觐见。”

  阶下的吴质闻言,驱步上阶,与出殿的赵印擦肩而过。

  吴质瞟了一眼赵印,只觉得此人十分熟悉,好似之前见过,但却记不清何时。而且看了一眼此人面容,根本记不住,脑海中印象模糊异常。

  赵印则是一眼认出吴质,也不打招呼,直行出宫。

  吴质锁眉看着赵印远去的背影,问道:“此人是谁,为何没有见过?”

  领路的侍从,看了看四周,低语答道:“校事官。”

  闻言,吴质脸色微变,似乎想起什么,也不敢多问,随着侍从入殿。

  “臣吴质拜见陛下,祝陛下万年!”吴质跪地行礼,说道。

  曹叡面露笑意,下阶扶起吴质,温声说道:“卿与先帝交好,情同兄弟,卿亦乃朕叔父,无需多礼。”

  吴质咧着嘴,虽口中连称不敢,但脸上的笑意根本抑制不住。

  吴质跪坐榻上,好奇问道:“不知陛下今日唤臣入宫,可有何事?”

  曹叡从案上抽出一份奏疏递过吴质,说道:“吴卿请看,此乃征东将军(满宠)所上之表,言东吴今岁蠢蠢欲动,准备出兵攻打合肥。”

  “征东将军以旧合肥城南临大江、巢湖,北面远离寿春。东吴有水师之利,常可长驱直入,围攻合肥城。此地形利于吴军进犯,却不利于我军救援。故于在西北三十里鸡鸣山,新建合肥新城,以抵御东吴入寇。”

  吴质抚须看着奏疏,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说道:“近些年西蜀连连入寇,夺我陇右之地,孙权称帝之后,蠢蠢欲动也实属正常。敢问陛下,其余诸卿如何认为此事?”

  曹叡沉吟半响,说道:“征东将军同时上奏言,合肥新城可诱东吴士卒上岸远离水师,便于我军救援时,包抄断其后路。”

  顿了顿,曹叡继续说道:“护军将军(蒋济)则以为不可,其言西蜀夺陇,大司马兵败。此时另行修筑新城,乃是向天下展露我大魏软弱,好似见敌烽火便烧毁城池,不攻自破。一旦如此,大魏民心不稳,东吴便会愈加肆无忌惮入寇我国。”

  ——

  ①《三国志高柔传》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

  太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

  ②《三国志步骘传》后中书吕壹典校文书,多所纠举,骘上疏曰:“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无罪无辜,横受大刑,……”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