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零二章 内帑多少,我王直最清楚_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十年来积累的财富,怎么可能如同王佐说的,已经入不敷出了。

  眼见王佐哭穷,朱祁镇索性让他说说,这亏空有多大,又是从哪来的。

  谁知,王佐早有准备,从袖子中递上了奏章。

  朱祁镇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密密麻麻,不下千字。

  这里面,记载着这几个月朝廷的大小支出。

  其中最大的一项,莫过于今年的亲征。

  御驾亲征之际,虽说用宣大七府的夏粮代替了行军粮食。

  可那毕竟是十几万的大军,还有十多万的民夫随行。

  这随便动动,哪哪都是钱啊。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光是这一项开支,几乎就将今年朝廷一大半的税银拿了下去。

  还有浙江,福建的民变,朝廷也在这两省用兵,不单单是笔巨大的开销,而且打完了仗,为了恢复民力,休养生息,安抚百姓,朝廷肯定是要减赋的。

  接着,各地的水灾,旱灾,兵灾,该免除赋税的免除,该赈济的赈济。

  更要命的是,今年好几处的水灾都是往年的富庶之地,纳税大户。

  这是老天都在和户部作对啊。

  而户部能用的银子,王佐也没藏着掖着。

  五十二万两,这是历年结余和今年秋粮之前剩的银子了。

  王佐很贴心的把每一笔的用途交代的一清二楚,发挥什么作用,何等的轻重缓急,让朱祁镇简直是无可指摘。

  朱祁镇越看越头大,匆匆翻到最后,已是明白了。

  卧槽,别说收支平衡了,今年妥妥的财政赤字了。

  王佐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秋粮入京之前,户部反正拿不出一两银子拿去发俸禄赏赐的。

  陛下,你瞧吧,户部已经这般是这般大的窟窿里,老臣这般,那也是没有办法了。

  朱祁镇也有些不好意思,好像最大的那项御驾亲征,和自己推不掉关系啊。

  “朕先说,封赏是一定要封赏的。”

  朱祁镇先是定下调子,难处我知道,咱俩一起想办法。

  “王师傅的难处,也是摆在那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师傅,朕和你一起想想办法,从哪挪出点银子来。”

  王佐目不转睛的盯着朱祁镇,盯的朱祁镇心里有些发毛。

  果然,王佐目光炯炯,开口道:“臣请陛下,开内帑以补国用。”

  王佐理直气壮,内帑是陛下的,户部也是陛下的,陛下拿自己的银子补户部的银子,理由很充分啊。

  至于户部补内帑……

  公私分明,何来的混为一谈。

  朱祁镇虎躯一震。

  卧槽,这是把主意打到朕的身上来了。

  朱祁镇反应过来什么,封赏没钱,这就是王佐找的理由。

  只要自己答应开口,出的绝不可能就是这么点银子。

  依照他的如意算盘,想来逮住了朕的羊毛,非得往死里薅不成。

  说不准,今年的亏口,全都让朕填了。

  而且要是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岂不是朝廷没有银子,不全都要拿朕的银子去用。

  朱祁镇看了眼金英,金英心领神会,面漏难色:“王公恐怕不知,这内帑的银子,如今也是所剩无几……

  陛下,也难啊。”

  朱祁镇立马也是一副地主家没余粮的模样。

  “金英,你岂敢胡说瞒圣”,王佐大声反驳:“内帑之中,明明还有金二十万两,银一百八十万两,何来的所剩无几。”

  朱祁镇:卧槽,卧槽,卧槽……

  他,他这是盯上多久了。

  王佐则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内帑的多少,天下谁还能有我户部尚书清楚?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