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老百姓的衣服_我全家都是穿越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爆不已。

  而售卖徐家特产的这些店铺都还没来得及开张。

  但店员们也不急,好东西自然不愁卖。

  徐月众人先到了成衣店,各式各样的成衣都挂在墙上,一眼就能看清服制。

  这里的衣裳样式一直有些奇怪的,伯亚等人都这么觉得。

  多是上衣下裤,偶尔见一次上杉下裙,而且衣裳的样式特别怪,板板正正的,左右都缝了大口袋。

  裤子也是,缝线出破开一个口子,探进去就是袋子,很深,子瑜比划了一下,都快能放下一块竹简了。

  他们转了一圈,没发现整匹的布,似乎全是成衣,而且还做成了不同的码。

  说是什么嘶、什么蒙、什么勾马。

  直到徐家兄妹画出SML这种符号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标记。

  让人惊讶的是,店员拿起来的尺码他们都能穿,不过总是要富余一些。

  但不难看出,布料扎实且紧密,比一般市面上的更好。

  料子也有多种,有麻布、丝帛、绢布,还有一种,和他们先前擦澡用的一样,徐家兄妹说这叫羊绒布,冬日穿很暖和。

  还有一种用羊毛做的毡鞋、毡鞋垫、毡帽、毛毡坐垫、毛毯等,都是很适合冬天的保暖物品。

  样式做得也有种说不出的简洁大方,似乎什么人穿戴都不会太难看,也不会特别好看。

  当然,不排除有人本身就美,穿了这些只会更美。

  作成衣的多是麻布,而丝帛和绢布,都成匹的摆放在柜台上。

  店员见他们一直在看羊绒布,主动介绍价格:“各位客人,我们这里的布分零售价和批发价,羊绒布一匹的零售价是三千钱。”

  三千钱众人有概念,但三千钱一匹布他们就有点抓瞎,看向身边随从,随从们便小声道:

  “同一匹上等绢布差不多,不过这里的尺寸似乎要大些。”

  店员立马补充:“是的,我们这里的尺寸是要比市面上的大,宽幅有三尺。”

  随从不敢摸这么贵重的面料,但用眼睛凑近了看他还是敢的,仔细看就知道这羊绒很细腻,还染了淡淡的橘色,做成衣裳穿在身上肯定很暖和。

  如果这么说的话,这就可以和皮袄价值相当了,三千钱这么大一匹,真不贵。

  不但不贵,还有点便宜过头。

  买家觉得便宜,身为卖家的徐月心里却又是另外一个算法。

  今年春天庄上纺织厂里又进了一批羊毛,自从知道她们收羊毛之后,周边养羊的人家都把羊毛拿过来卖。

  市场大了,羊毛均价就降到了一个钱两斤,这一匹羊绒零售价三千钱,她们能赚近一半。

  当然,身为卖家,这个事她是不会说的。

  羊绒布就已经让人感觉便宜了,接下来学生们又问了绢布、丝帛的价格,更是便宜得让他们瞠目结舌。

  尺寸比市面大的绢布、丝帛,售价居然和市面上的上等品价格一样!

  这还没完,麻布的价格,才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成衣一套只要50钱,批发价还能便宜,一下子拿一万件的话,40钱一套。”店员微笑着说道。

  “这么厚实的料子,市面上怎么也要四五百钱一套,你们这是不要钱的?”

  看到伯亚众人脸上震惊的神情,店员心里既自豪,又心酸。

  要不是主家卖的麻衣这么便宜,她们现在恐怕连一套完整衣裳都穿不上。

  就更不要想什么羊绒衫、羊绒裤、麻布鞋了。

  夫人说,之所以做出这么便宜,几乎不赚钱的麻布,就是为了能够让天下贫苦百姓都能穿上衣裳。

  因为对于广大贫苦百姓来说,能下地的麻布最实用。

  每每想到这,她就恨不得更加卖力为主家干活,报答这份她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恩情。

  并且,这样的恩情天下贫苦百姓都应该要知道,所以她们又在每一件衣服里,绣上了代表主家的“徐”字。

  这样一来,以后能够穿到徐家衣的百姓们就会知道,是谁给了他们衣裳穿。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