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2章 吴国二十郡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2章吴国二十郡

  “从六晋之地到我吴国的岭南、西南,何止是迢迢千里?”

  孔丘颇为不满的冲着范蠡说道:“这一路,山高路远,历尽艰辛。那些六晋移民,是被迫迁移到我吴国的,如何能安生?”

  “一旦他们在半路上逃亡,逃回自己的故土还好说,若是落草为寇,以劫道为生,杀人越货,岂非是贻害无穷吗?”

  “这……”

  范蠡想了一下,觉得孔丘所言,不无道理。

  毕竟,将心比心。

  那五十多万的六晋移民,都是被自己的国家“出卖”到吴国的。

  他们对于吴国,压根儿就没有多少的归属感。

  这么多的人,万一散落在吴国各地占山为王的话,的确是极大的麻烦。

  有了桃林塞,吴国可以随时影响中原列国,甚至是控制周天子,堵住秦人的东出之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晋移民到了气候闷热,瘴气丛生的岭南或者西南,多半会水土不服,甚至是产生疟疾、瘟疫,死伤无数。”

  “右丞相你岂能不知道故土难离?这是人之常情,倘若六晋移民擅自离开所在之地,返回故土,六晋诸侯怎能不接纳?”

  范蠡好奇的问道。

  “届时感受到吴国富强,自己小有所依,老有所养,安居乐业的六晋移民,岂能离开?怕是赶都赶不走!”

  夸父山北临黄河、渭水,属小秦岭山脉,也是桃林塞的一部分。

  桃林塞对于吴国的重要性更是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跟山贼一般没有户口的人,都算是“野人”,即黑户,地位与奴隶差不多!

  这样的战略要地,自然少不了重兵驻防。

  “不知道右丞相有何高见?”

  在孔丘被怼得无言以对的时候,作为孔丘的弟子,治粟内史曾点站了出来,并瞪了一眼范蠡,而后又朝着庆忌行了一礼,朗声道:“大王,臣以为,大王是有道之君,吴国是有道之国!”

  “到时候,黎庶大量逃亡,这样的罪责不知道右丞相你可担待得起?”

  《尚书·武成》曰:“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那些战马战牛派不上用场,桃林不再是饲养战牛战马的地方,而成了周王室的一个官营畜牧区。

  “夫大国,必有容人之量!”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多半是戎狄,过着半农耕半放牧的生活。

  实际上,庆忌也知道桃林塞与阴地的重要性。

  此时此刻,庆忌也觉得曾点、孔丘等人说的有道理。

  事实就是这样!

  “请大王明鉴!”

  夸父倒下后,他的手杖遗落在身旁,经过他尸身腐朽后的膏脂血肉的浸润,化为绵延千里的桃林。

  “有道之国,自然民意顺遂!”

  到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解散了军队,遣散战马在华山的南面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