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0章 改革田邑制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迄今为止,我吴国十郡,吴郡、会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闽中郡、庐江郡、苍梧郡、南海郡、象郡与桂林郡。”

  “有户数,五十八万户,有人口,四百一十万余口!”

  计然朗声道:“这还只是初步统筹。岭南六郡,尚有一些蛮族未归化,因此不计其中!”

  闻言,庆忌微微颔首,颇为满意。

  得知吴国现在有人口四百一十万后,朝堂上的公卿大夫,无不点了点头,很是振奋。

  要知道,人口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当此大争之世,一些小国人口也不过几万,甚至是一万人都没有。

  人口过百万的国家,现在只有晋国、吴国、齐国、秦国和楚国。

  这四百余万的人口,对于吴国而言,绝对是保守估计的。

  每一年入吴定居的外来人口且不说,岭南六郡,还有不少尚未划归于吴国治下的百越部族。

  而且,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并没有将荆国算入其中。

  若是再加上一个荆国,吴国的人口,怕是能突破六百万!

  这是什么概念?

  庆忌估摸着,这个时代,华夏诸国的人口总数,可能是一千多万。

  晋国至少占据四分之一,也就是四五百万人。

  所以现在的吴国,充其量在人口方面,勉强跟晋国持平。

  但,吴国的人口利用率,实在是比不上晋国的。

  因为吴国在岭南六郡,并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

  岭南六郡实行的分封制,各个小国与部落有义务遵从吴王的号令出兵。

  不过,动员能力堪忧。

  别看吴国现在的疆域是天下第一,连晋国都比不上。

  可是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不毛之地,地广人稀,利用率太低。

  饶是如此,庆忌已经是心满意足。

  “大王,臣有事启奏!”

  这时,作为治粟内史的范蠡站了出来。

  “请讲。”

  “最近,岭南六郡出现当地官吏大量逃亡状况!”

  “是何缘故?”

  庆忌不禁眉头一皱。

  范蠡连忙回答道:“根据镇南大将军(孙俪)禀报,以及御史台监察御史的回报,部分官吏是吃不了苦,这才选择弃官而逃。”

  “部分官吏则是因为在岭南之地无法生存。”

  “岭南六郡之郡守、县令等官吏,怨声载道,所抱怨者,是为岭南之地不适宜耕种,每每有颗粒无收的状况。”

  “以至于耕地之产出的稻米,尚且不能足够自己食用。”

  “不少官吏都苦于田邑制,不得不如猎户一般,进山狩猎或捕鱼,以至于为豺狼虎豹所害。”

  “……”

  庆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常言道,千里为官只为财。

  这个时代的士子有节操,贪官污吏少之又少。

  但是,士子们担任官吏,居然连肚子都填不饱。

  甚至还要自掏腰包,解决果腹之事?

  这如何使得?

  现在的吴国,也不是一个贫弱的国家。

  “二三子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