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5章 会猎于随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5章会猎于随

  “秦军若要救楚,则必然会南下武关,申地,便是秦人的必经之地。”

  庆忌又走下陛台,指着脚下羊皮地图上一个名为“申”的地方,环视一周,看着在场的孙武、范蠡、伍子胥和伯噽,缓声道:“申地,也就是楚国的宛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地贯通南北,历来就是楚国北上之要冲。”

  “寡人之意,是派一良将,以一万步卒抢先一步攻取宛城,以阻击秦军进入楚国腹地!”

  孙武等人闻言,都不禁微微颔首。

  以他们的目光,同样是看见了宛城这个地方的险要之处。

  宛县,堪称是楚国的一个大县,由申、吕两城组成。

  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

  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

  宛之名,即自此而始。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天子册封的诸侯中,有三个申国。

  一个是西申国,一个是东申国,一个是南申国。

  西申国是叔齐之子孙建立的国家。

  原本,申人生活在大河(黄河)一带,后来移到西边的故邰国、扶风之地聚群而居。

  周穆王姬满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爵,因称申侯,史称其为“西申侯”。

  后又被称作“申戎”,亦称“姜氏之戎”,因为申人是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是申国最先的发源地。

  当太子姬宜臼被废之后与母亲逃奔西申以求外公申侯之助时,申侯联合了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姬宫湦。

  而早在两百年前,西申国就被秦国顺带吞灭。

  其国民四散迁逃,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亦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申氏。

  南申国则是在周宣王时,周王室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而建立的一个国家。

  宣王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南申国的封地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

  周平王东迁以后,南申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

  为了防备荆楚侵犯,周在此驻扎了军队。

  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

  这个南申国最后为楚国所灭,正式成为宛县的一部分。

  东申国其实是南申国的延续。

  楚文王灭南申侯之后,曾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面的信阳之地安置。

  申人成为强楚的附庸,成为当时楚国抗御巴国的前锋防线……

  申息之师当中的“申”,指的就是申人。

  “大王,臣愿率军攻取宛地,并阻击南下的秦军!”

  孙武主动请缨道。

  “大王,让臣跟着去吧。”

  范蠡朝着庆忌作揖道:“臣是宛地人,那里是臣的故乡,臣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

  庆忌微微颔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