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水土不服的战术(上)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突出,若是想要准备进攻,这里是最为容易做进攻发起地的地方,这也正是楚国为什么在分郑之战中不惜和魏韩一战非要占据许城的原因。

  但若是墨家集结兵力死守许地,一旦战事不利,许地之南墨家就会出现无兵可用的情况。

  许向西,乃是墨家驻楚军团的侧翼要地所在,如叶、方城等。

  所以很可能墨家觉得兵力不足、战线太长,收缩了兵力重点防守叶、方城等地,防止驻楚军团的侧翼被偷。

  既入许城,韩军主将段端感叹道:“墨家中为将帅者,多为贱人,却也知进退。”

  “许城大邑,弃而不守,正是妙略。”

  “以我观之,其必退于颍水、隐水之间,临水扎营。”

  仿佛就是为了验证主将聪明决断一样,很快斥候回报,自许退走的墨家兵卒在颍水筑垒安营。

  其谋士或是其余贵族纷纷称赞道:“将军妙算。”

  段端正色道:“世卿之贵,源于征战。不懂征战,便不能兴家保身。”

  “若墨家兵多,必守许。”

  “若其兵少,必弃许。”

  “守许,则可与叶、方城等地之君配合而下襄城,迫阳翟;北可以上新郑,危负黍。”

  “弃许,则可以与方城、叶等成联络一线,收缩兵力,后方的陈、上蔡、项等地可以为援。”

  “守许,兵必多;弃许,兵必少。”

  “所谓毒蛇咬指壮士断之。许虽大且富,但墨家说弃就弃,不可轻敌。”

  众人皆听命。

  其时,墨家放弃许城,退守到后世郾城一带,就在后世的小商桥附近筑垒防御。

  此时颍水尚未改道,小商桥一线西可以连接叶、方城;南可以掩上蔡。

  收缩了兵力,按照兵法而言这的确更容易防守一些。

  段端便让韩国杂军农兵出许城向南,在那里驻扎,同时征伐民力修筑许城的城防,以免墨家将来反击。

  他则亲帅主力,向东,以攻取阳夏,从而掩护攻打商丘的中军主力的侧翼安全。

  不过他也没有立刻进军,而是派人前往中路诸侯联军主力所在之处,将许城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并且附上了自己的判断。

  消息送到中军的时候,中军的前锋已经入雍丘,主力尚未抵达雍丘。

  围攻雍丘的墨家撤走之后,前锋五千余人试探着进攻了一下戴城,但却在戴城之南的一座小城邑受阻,守军约有两千,五千人攻击不下。

  诸侯们接到了段端的消息后,与重臣谋士商议之后,认为段端的判断应该没错。

  墨家既放弃了许,便证明其在泗上的军力不足,若不然只要死守许地,那么联军的进攻就会受阻。

  退守颍水隐水之间筑垒,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召陵、隐阳不能失。

  一旦此地失去,那么驻楚军团的南阳和陈蔡以及泗上就会被分割成两部分。

  诸侯联军的主力要出兵的前提,是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