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十一)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墨家防守的城邑。

  墨家既善守城,那么滕国也不是一日可以攻下的,就必须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

  越王翳没傻到想要强攻,想的就是围城困死墨家,逼墨家出城野战或者宣布投降。

  既要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那么后勤就必须要做好,留下这么一支在后方乱窜的义师,对曰越国的后勤运输是毁灭性的。

  再加上从越国本地准备后勤,肯定不充足,必须得到这些小国的支持,哪怕他们出不了多少士兵,但是能够出动粮食民夫就够了。

  如果不去救援,这些小国会担心义师攻破他们的都城,以“助不义之战”的借口对他们动手,那样的话必然会导致各个小国不敢出力。

  越王翳气愤之余,也只能下令全军开往武城。

  随即派人去鲁国借路,声明自己不是想要入侵鲁国而只是从鲁国乡间借路。

  四万多大军,渡过沂水,经过十余日征途,终于抵达了武城,可映入眼帘的武城却是一座毫无兵祸痕迹的武城。

  墨家义师已经在五日前南下,不知去向。

  城门处,还残留着义师攻城的可怕景象,城门被炸成碎片,附近的城墙也彻底坍塌。

  越王翳听鸷说起过滕国破城时候的场景,但却没有亲见,今日一见才信墨家攻城的手段果然已超天下以后的攻城十二法。

  武城宰出面迎接了越王和费国的使者,越王勃然大怒,询问武城宰何不坚守?

  武城宰却道:“费人国弱,不善征战。滕地越人驻守,尚不能支撑五日,况于武城?”

  越王翳不好发怒,又问义师在武城如何,城内人皆道:“秋毫无犯,乃君子之军。反而整饬政事,惩罚贪吏,赏罚分明,救助贫苦,行天道之礼……”

  武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所说的君子之军,非是越国这种基于血统和经济地位的“君子”,而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君子。

  此时能做到秋毫无犯的军队,旷世罕有。

  越王翳也想让自己的军队做“君子”,然而军队需要吃饭,需要粮食,这“君子”做起来就有些难。

  墨家义师在临走之前,将府库的粮食多数分发给了城内的民众,剩余的多是一些祭祀的税粮。

  越王翳不想得罪贵族,因为这是越国维系霸权的根基,大军所需要的粮食也就不能动用贵族的粮食和祭祀的税粮。

  无奈之下,只好征收民众手中的粮食。

  按照越国的习俗,在城门敲鼓,集中城内百姓,告诉他们必须在三日之内将“府库”的粮食归还。

  这些粮食原本属于府库,被墨家分给了民众,留给越王翳的就是个两难的选择。

  要么,做君子之军、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粮食从府库跑到个人手中再收回去,同一批粮食,意义却截然不同。

  要么,就做残暴之师、虎狼之国。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