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三七章 破城有术血未沾(七)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堆砌起了一座小土包,姬特与适等人站在土包之上。

  滕人不少人的姬特,知道他是考公之后,不过滕国已被灭、宗庙被毁,这公族之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号召力。

  不过姬特还是在土山上,按照适之前教他的,发表了一通演说。

  无非就是自己认可墨家的道义,而越君是好战之君不义之君,自己亲眼看到了沛县的民众得利。

  他既是考公之后,便有让滕地百姓得利的义务,这才是血统存在的意义,于是为滕地万民求请墨家出面讨伐不义之国。

  随后,又在土包上自己宣布自己成为滕侯,民众自然欢呼,却也有人稍微觉得有些不对:继任滕侯,竟然连去宗庙祖庙都没去,而是直接在获得民众的认可就算完事了。

  不过纵觉得不对,却也没有想太多,也觉得既然姬特要遵从墨家的道义为利万民,那就继任呗。

  此时天下的规矩,墨家并未直接喊出选天子选诸侯这样的话,所以终究继承权在民众心里还是只有公族有资格。

  国人可以驱逐不义的国君,但是一般都会推举公族内的其余人继任,国人并没有染指大位的资格。

  姬特的继承按照此时的规矩,也算是合理合法。

  借兵复国的公子们很多。

  在小小的土包上姬特宣布自己继任滕侯之后,立刻宣读了自己成为滕侯后的第一道法令。

  “聘墨家的适,为相邦。国政大小,皆由适来决断。”

  这第一道命令下达后,下面更是欢声雷动,民众对于墨家的信任远胜于王公贵族,毕竟此地距离沛县太近。

  适也没有推辞,而是说道:“墨家为救天下,利天下,死不旋踵。为政者,就是要为利天下,这不是可以推辞的。”

  这都是早已导演好的,他既然要在滕地主持一系列变革,还要负责修缮滕地的城墙防御、在一些要道上修建堡垒,准备法令等等,那么由他作为相邦是最合适的人选。

  大为国,小为邦,百里诸侯便是相邦。

  和公造冶在彭城一样,也就是个名头,实际上真正掌权的还是墨家中央,只是和姬特一样需要一个木偶而已。

  如今一系列的变革还早,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仪式之后才行,不过适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滕地的情况,实在是太好了,变革起来的阻力甚至比在沛县还要小。

  首先,十五年前,越人破滕,滕侯被杀,诸多贵族逃亡。

  这些逃亡贵族的土地,自然落入到了越人手中,或是充为公田,或是直接转让给了越人的贵族。

  其余一部分留在滕地的小贵族们,在之前滕叔羽密谋之下,被越人屠戮了一番,所剩无几,这些土地也都空了出来。

  再者,越人落后的政治制度之下,公田制度算是越人可以维护统治的基础,他们没有足够的官吏来进行变革。

  封田和禄田不同,如越人贵族鸷,分封在滕地,整个滕地是他的封邑,可以管辖滕地的政治,但还要维系滕地的正常运转。

  禄田则是他的俸禄,划分出来一块田地,上面的农夫全部归鸷支配,不走公库,直接成为他的私产,这是禄田。

  现如今不管是公田、禄田、旧贵族等,全都被一扫而空,变革起来简直就是毫无阻力。

  .。m.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