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二章 欺骗组织_帝国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人的奶酪?

  要从航工部手里抠出资源来搞熊猫,想想就觉得头疼。哪怕是最善于拉杆子的屠基达,面对这样辣手的局面不都是一筹莫展么。

  想也知道如果航工部或者601,甚至是已经拿下十号工程的611,谁会对熊猫的存在不耿耿于怀?

  十号或许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但研发路线是否会受到干扰?作为单发轻型三代机,要不要配合重型双发的熊猫形成战斗体系?

  这里面的变数太多了。

  如果让国资占了51%,这些体制内的分歧说不定还真是要生出不知道多少麻烦来。

  这样看来。在熊猫国产化项目中,哪怕只是发动机这一块,如果胡文海的私人资本超过51%,这反而是在给熊猫国产化保驾护航了。

  王小谟这话,不啻于是**裸的打了航工部的脸,连带着算是体制内的二吴和屠基达脸上都有点发热。

  当然,如果航工部有脸的话。

  所以说,王小谟直言不讳,坦言胡文海掌握股权是件好事,剩下三人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能是默认。

  见到自己的话取得共识,王小谟这才接着说道。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变通的方式。比如说――挟洋自重。”

  “挟洋自重?”

  “对。”王小谟无视了三人异样的目光,坦荡的说道:“我们可以引入英国的罗罗公司。以中国市场为诱饵,拉着他们一起干。航发改燃气轮机这种事情,罗罗公司不会没有兴趣吧?”

  胡文海突然眼前一亮,不由为王小谟的眼光感到震惊。

  没错,罗罗公司根据tf41航空发动机研发的间冷回热式smic燃气轮机,正是1985年开始签订了研发合同的。

  罗罗1983年出品的smia燃气轮机。应用的是斯贝的技术。而1985年开始研发的smic燃气轮机,则是根据改进后的tf41发动机,研发的间冷回热式燃气轮机。

  且不说有人分担研发成本,以及由此敞开的中国市场大门。这个计划的关键一点,就在于胡文海手里理论上捏着中国采购f-14的订单。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格鲁门公司是与胡文海进行的商业交易。未来预计远超过两百台的tf41发动机,买主都是胡文海本人。

  而tf41发动机则是由英国罗罗公司和美国艾利逊公司合作,由双方共同生产的。未来五年内可以预期的一百架f-14搭载的两百台tf41发动机,及其配件、备件、大修线等设备,最终采购的很可能超过三百台tf41发动机――这将是自f-14投产服役之后,最大的一笔外贸订单。

  还是那句话,手上捏着这笔订单,胡文海让艾利逊和罗罗跪着拿大顶喊爹唱征服都行。

  也就是说,如果引入罗罗作为投资第三方,罗罗手里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