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7 章_开封府里来了个安乐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书阁,全文免费阅读.修道的人,观测人面向起运地有三种情况看不准,这第一种就是自己以及自己血脉相连或感情深厚之人,因为你去看他的时候,会主观的带着自己的个人情绪,难以看准。

  第二种就是天潢贵胄,也就是命格极贵之人,这样的人身上有气运庇佑,人观其面向,会被遮掩天机,难以算准。

  第三种就是比你修为高深的,修道人都下意识模糊自己的命数,这是为了不教人知道自己的底细。

  尤其是战斗的时候,若是碰到修炼梅花易数的高手,人家甚至能通过你的面相预判到你的落脚点,所以,这种情况难以算准。

  当然,你若是专修梅花易数,本人完全做到无欲无求,第一种就能克服了,至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只要你修为到达一定的程度,自然也能观测。

  而八贤王显然属于天潢贵胄范围内的,他此时算是蛟龙,若皇帝驾崩时仍无子,他可是有机会争夺宝座化作真龙的。

  宋杰听了公孙策的话,反应过来,这应该是本身八贤王就没有登基的心思,自己之前又答应皇帝帮他求子,那么八贤王身上的气运必然薄弱不少。

  还有,他是穿越而来,本身就算是方外之人,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牵扯,看待事物也就更准确一些。

  加上,他到了这边儿之后,修为虽然增加的不多,但神魂受到空间转化的锤炼,凝实地不是一星半点儿,现在怕是筑基期地修士,在神魂上也未必比自己强。

  但这些话他不能直接跟公孙策说,想了一下之后,宋杰道:“师兄不说,我还没发现自己竟然精进了这么多。”

  看着就差按个尾巴翘上天的宋杰,公孙策可不想顺着他的意去夸他,只是转移话题道:“你今天进城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别说就是想我了,我不是师父。”

  宋杰有些幽怨地看向公孙策,这人怎么就这么讨厌呢,看来还是得写信啊,都说老儿子,大孙子,老人的命根子。

  在柳安居士这里也是同样如此,吃香的永远是小徒弟,挨骂的才是大徒弟。

  公孙策看着他幽怨地小眼神儿,立马知道他的意思了,捋着自己的胡须道:“老头子发誓这辈子不进公门,师兄我又早就被骂习惯了。”

  意思很明白,老子不挨着老头的面儿,你就是再告状,老头子顶多也就是来封信骂他,不痛不痒地,他根本不在乎。

  宋杰看了他一眼之后淡淡地道:“哦,我在京郊有一庄子,去年得了一酿酒的方子,年初我进京赶考的时候已经让人开始酿造了,正想着到时候请师父过来品鉴一下,看看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老爷子这辈子不进公门,可没说不能来京城,到时候你这做徒弟的,还敢不来请安?小样的,真是翅膀硬了!

  公孙策嘶了一声,是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