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5章 不要欺负十三_大清第一作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对十三阿哥胤祥颇为照顾。

  “十四与我早已离心,前去拉拢,不过是热脸帖冷屁股,不仅拉不到,还要受他气。”

  胤禛不认为能拉拢得到对自己有敌意的十四,倒是十三,敦厚纯良,聪慧识大体,最重要的是为人正直,懂感恩,兄弟之间的情谊倒是比亲兄弟都要好。

  年羹尧又劝说胤禛拉拢“八贝勒”,理由是“别看八贝勒被皇上屡次禁足,实则盛宠不衰,且八贝勒在民间的名声响亮,于文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影响。”

  胤禛摇了摇头:“别打老八的主意,他,我们是拉拢不到的。”

  年羹尧听见胤禛暗含警告的一句“别打老八的主意”,心头一跳。

  南巡回来后,京城的空中似乎也弥漫着从江南带来的水汽,天气烦闷,人心也浮躁起来。

  第六次南巡后,康熙便写下文章,自称“年事已高,经不住舟车劳顿”,又道“江南河道治理已有成效”,“百姓安居乐业亦有盛世之兆”。

  因此,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南巡,日后若无意外,将不会再南巡了。

  也许是认为如今的民间风貌已经符合太平盛世的模样,康熙对文武大臣与皇子们道:“时机已到,朕欲追缴户部欠款。”

  此言即出,如同一石激起三层波浪,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

  从大臣到皇子,就没有人没有借过钱的,再清廉的人,也曾在户部意思意思借过几两银子。

  皇子阿哥们出宫建府也问户部借钱过,只是就说从前几年起,户部借钱变得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不仅要写下欠条,还要上报。

  饶是如此,仍有欠款多者,借朝廷的钱去放私利。

  突然之间皇上说要追缴欠款,其中难度之大,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呢!

  康熙老神在在询问了一圈,问儿子们“你们可有人毛遂自荐?”

  胤禩若是没记错,追缴欠款一事在各戏文之中时常提及,其余皇子避之不及,却也是老四的机遇。

  只听众位阿哥纷纷说自己不能胜任此重任,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如直郡王说自己忙于军务,不善理财,如三贝勒说修书正是关键时候,无暇他顾,又如太子,他自愧道“儿子自己还欠了户部的账,儿臣可以掏钱平账做了表率,却愧于无法去做追缴之人。”

  胤禟挠挠头,笑道:“儿臣倒是善于理账,只是儿臣并不适合做这个,追缴欠款恐怕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儿臣自己有钱,怕得罪人,也怕到时候一心软自掏腰包来平账。”

  康熙淡淡道:“老九说的不错,这活儿就是会得罪人,只看是谁有这个胆量来为朕分忧了。”

  君父究竟想要做什么?皇子们不得而知,胤禩却知道,汗阿玛是嫌弃一直乌云沉沉电闪雷鸣却偏偏不见雨滴,厌恶极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