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二章 三不知大元帅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初六,兵衙河西郎中赵可变进了西安府。

  赵可变在兵衙任职已近两年,事实证明这活儿还真不是个好差事。

  就连刘承宗都能看得出来,登上少陵塬的赵可变鬓间居然生出了几缕白发。

  近两年的时间里,兵衙几乎是跟在刘承宗身后擦屁股,河湟的兵籍、赏罚还没弄明白,转眼甘肃又被收入囊中,接着再往甘肃跑。

  甘肃的活儿还没干完,陕西又成了元帅府的新土地,赵可变这两年的工作就属于疲于奔命,比打仗辛苦多了。

  到现在,赵可变跑到西安府城,不单是为了给元帅军录功,还为给元帅军的士兵上兵籍。

  因为他这个兵衙郎中,连元帅府现在到底有多少个旅、多少个营都不知道。

  但是让赵可变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向刘承宗提出这个疑问,他的大元帅居然被他问住了。

  刘承宗顾左右而言他,摇头道:「一直打仗也没事,仗一停下,哪儿都是毛病。」

  随着东征关中的战役基本平定,元帅军吸纳降将降军,造成一大堆不合理的编制,此外又在兵粮压力下未能及时整编,就得兵分数府吃饭。

  元帅府的军队,编制、驻地都正是最混乱的时候。

  刘狮子在佛像下面盘算半天,才对赵可变道:「我们在陕西有二十一营,河湟六营,康宁乌斯藏有两营,甘肃有四到六个营,天山是二到三个营,漠南应该是四个营,河南还有……但愿河南还能剩下五个营吧。」

  以张一川的本事,河南的局势,五个营能不能剩下,还真不好说。

  赵可变对这个军队规模,一脸生无可恋:「大帅,这些人的军籍……都要上到河西吗?」

  「哈,肯定不能都上在河西!」

  刘承宗笑道:「不过这眼下确实是个问题,帅府兵衙只有河西一个职方司,这不够用,所以你到关中来吧。」

  赵可变原本听见前半句话,已经喜上眉梢。

  可是听见后半句,脸又立刻垮了下来,他微微抬起右臂上的假手,道:「大帅,我这手,难道还一直当文官?」

  说实话,在两年前骑刺国师汗之后养伤,刘承宗让他进入兵衙从事文职,赵可变当时是真以为,刘承宗这是给他找了个养老的闲职养着。

  可如今都干两年了,元帅府这兵衙权力是很大,但是整天服务大头兵阁下,比可他妈当兵的累多了。

  当兵的不开战的时候,至少还有个信地驻守,兵衙简直就是个流动衙门,整天都在外面乱窜,从康宁到西宁,从西宁到凉州,从凉州到甘肃,如今又跑到西安来了。

  关键是,赵可变最大的短板就在手臂上,他没右手。

  练两年了,他左手能拿刀,但抓不稳笔。

  实际上没有右手,比起做文官,肯定做武官更合适。

  因为案牍工作对文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而武官的本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