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郑玄_三国之商人当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叶晨他们受益。

  他们的研究成果倒也不用保密,研究之后直接教给了学院,而学院消化之后就在学堂之上教学,不懂还能就近去问。

  蔡邕和郑玄不在乎这些,学问研究出来就是要传播,而且叶晨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实在太好了,纸笔任由使用,在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纸张,但是纸张非常珍贵,哪里可以让他们随便取用。

  蔡邕也息了到处考察,为大汉寻找出路的想法,不是他不想,而是此行之后他知道整个大汉再也没希望了,所以开始醉心学术的研究。

  不过蔡邕的愿望还是要写汉史,而那些必要的典籍都在洛阳皇宫内,所以蔡邕最终还是要走的,叶晨知道他的想法后就想办法将蔡邕留下来。

  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皇宫的典籍给搬到洛阳来,别人想要搬有难度,但是叶晨却是没有,叶晨上书,说皇宫里的典籍都是竹简,保存不易,他愿意派人将所有的书籍都抄写到纸张上。

  所有的人员和纸张全部由叶晨出,对于这个要求,朝廷立刻就同意了。

  就这样,叶晨派人到皇宫抄书的时候一抄多份,一份运回辽东,他可不希望这些珍贵的典籍最后被董卓一把火给烧了。

  他抄多分除了要将典籍保留下来外,还要传播出去,许多典籍通过他流到了民间,对于这些朝廷根本没人管,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典籍就是废物。

  有了大批珍贵的典籍,蔡邕自然不用到洛阳去,本来他就算到了洛阳也没那么容易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典籍,但是在辽东,他随时可以查用,非常方便。

  蔡邕留下来了,蔡琰自然不会走,于是叶晨和蔡琰两人的接触自然就多了,接触多了,两人的感情自然越来越好,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了。

  只是蔡邕醉心学术,女儿的心都被拐走了他还不知道,所以叶晨也没机会去提。

  现在的蔡邕已经接受了叶晨,因为他发现整个辽东的百姓都过得很好,之前还水深火热的其他辽东百姓,自叶晨接手辽东之后生活也越来越好。

  这些蔡邕都看在眼里,和大汉其他官员比起来,叶晨当真是难得的好官,整个大汉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蔡邕不是迂腐之人,叶晨勾结张让的事情他慢慢的也就不追究了。

  蔡邕接受了叶晨才愿意留在辽东,不过辽东一切都非常方便,这里有学术研究的一切条件,特别是郑玄这位和他同级别的大师来之后。

  两人很多问题可以互相探讨,他们也发现叶晨的知识非常广,非常渊博,同时叶晨的很多想法、观点常常让他们耳目一新,让他们非常受益。

  拐了两个大师来叶晨当然精心照顾了,不过辽东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所以他也只是十来天才去沓县看他们一次。

  眼下秋收开始,很多事情要忙,秋收必须做好,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因为秋收开始的时候也是开始收税的时候,税叶晨得收,但是不能乱收。

  虽然这些收税的人都是叶家派出去的人,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会乱来,而且辽东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是免税的,也有很多是减税的,这些都要做好,不能让百姓寒心。

  这是叶晨上任来第一次收税,做好了能极大的收拢人心,做不好同样会失去一部分人心,而且还要对付辽东境内的那些世家大族。

  普通百姓要交税,他们同样也要交税,世家大族最喜欢偷奸耍滑,偷税漏税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叶晨也要打击,否则会影响他的威信。

  看过《三国之商人当立》的书友还喜欢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