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何人来拯救房相?_回到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山居士的一《观刈麦》,也是李承乾曾经在太极殿念过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备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最适合用来形容,到了小麦收割季节的繁忙。玉山脚下,大片坡地上,金黄色的小麦一层层沿着梯形坡地迎风卷起金色波浪,看着就挺招人喜欢,丰收的季节,就算地里面有再多的粮食;收获的过程多么劳累,天下的农户都不会有一句的怨言,反而是喜笑颜开干劲热火。

  天公还算作美,收获麦子的季节,天气出奇的晴朗,就是暑气太重,人待在地里,坚持三个小时就必须休息否则就会中暑。酸梅汤也必须要有专门的人熬制送来,而且每一天早晨是劳作的最佳时机,东边还没翻起鱼白,头顶上还有疏星,就必须要开始下地收割麦子,迟了还不行,等骄阳出来,人就受不住。

  换上一身蓝衣短打装扮,俨然下地干活的模样,高宝藏、李恪、杜荷,没一个人能跑掉,全被陈华抓来干农活收麦子,在家里他们肯定是不做农活的大少爷,但这儿是玉山一切都要听陈华的调动,贵族的衣服给这群少年郎脱掉,强迫换上农户下人穿的蓝衣。分工明确,指令和任务也明确,体力弱的负责收割麦子,镰刀加背篓搭配成为收麦子的装备,收割的动作也很简单只要不是傻子教一遍就会,而且还特别强调,不能掉麦穗遗落在地里,陈华声色严厉惋惜那可是馒头,谁掉了,他现,就让罚他天天早餐吃馒头,这惩罚够绝,立刻被人深刻记住,然后再强调壮劳力负责将收割的麦子扛到玉山脚下的庄子上去翻晒,收麦的过程就是如此简单,劳累十多天就能完事儿。

  当然,劳累十多天就能完事,这是陈华的蓝图规划。

  单单玉山脚下的麦田就有上千亩,还别说远一点的地方,整个蓝田,大半的人都是陈华的食邑之民,哪家没劳力收麦子,还不找陈华这个侯爷解决问题。十多天的劳作,显然是不够的。

  不得不说,陈华是一个很富有感染力的演说家,在他吹捧收麦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并且成功勾上一群小贵族帮他无偿劳动,然后每天天不亮就赶着马车下玉山到麦田里和山下庄户上的农户一起劳作。

  蓝田侯的玉山开始收割麦子了,远方的,卢国公李靖家也在张罗着他们家数千亩麦田的收获情况,胖子家、魏征家,房玄龄家,老虞家,几乎可以这么说,如今时节,全长安都在进行着收麦行动,各家各户,贫贱或富贵,只要家中有田的,都大肆网罗人手收获地里成熟的麦子。就连老李也体恤臣下,这段时间,尽量不早朝,让朝中臣子能够有时间去忙家里的事儿。

  去年冬天,长安城的雪有三尺之后,这就意味着今年是大丰之年。

  收割麦子的活动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