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外之五——关于救命恩人_重生之再许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淄候的嫡长子杜颂的确是有些臭名昭著,京都已经好些年没出过年仅十四就如他般“恶行惊人”的少年,但只不过长乐公主的“据闻”因为是出自京中贵妇、贵女之口,一般不涉及具体内容,大约都是些诸如“不孝不睦、顽劣不肖、空有皮囊、德行败坏”等等笼统恶评,总之是个必须避而远之的人物。

  相对来说,丫鬟们的议论就要详尽得多,不会有那么多羞于出口的忌讳。

  叩玉被小主人这么一问,也就稍稍迟疑了番,考虑着此处也没外人,便把她的“据闻”说来:“杜候还未得爵时,远在山东,杜大郎就不服教,时有顶撞,险些将杜候爷气得中风,自来京都,更是不知收敛,别看他年岁不大,性情却甚为暴戾,对府里奴婢动辄打骂还是轻的,便是连候爷的妾室,听说也被他逼迫着……闹出过人命来,且是一尸两命!对嫡母也不孝敬,还冲舅父姨母等长辈动过拳脚,更别说对兄弟姐妹,时有责打……杜候早有决断,怎么也不肯为他请封世子,爵位是定不会传予他的……京中贵族大都知道杜大郎十分顽劣,同龄的小郎君都不肯与他结交,杜候想要请师,也无人肯收这么个劣迹斑斑的学生,杜大郎却毫不在意,时常出入戏坊酒肆等场所,与人争执动手更是数不胜数,有一回,就连魏氏阿贞的兄长,也被杜大郎在茶园子揍得鼻青脸肿,公主您可听说过,这杜大郎的母亲,正是贞娘的姑母呢。”

  倘若杜大郎只因少年恣意,略有些好赌风流的纨绔习气,在京中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但他偏偏触犯的就是礼规孝道,往大里说连“十恶”都能挨得着,这就不一般了,忤逆父母、不敬亲长,势必受世人批判鄙弃,杜候爷若当真心灰意冷坚定大义灭亲的决心,处死这逆子也不为过。

  长乐公主一边等着丫鬟研墨铺纸,一边活动着手腕,深思一阵,开口就是质疑:“往往一个人的恶名传开,都是当众败露本性,可听你说来,关于杜大郎的种种言行,在公众场合无非是争执斗殴,那些顶撞亲长的大过,他不可能当众实施,一般而言,家人都会掩示包庇,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这个道理,但为何传得人尽皆知?”

  晓晓蹙眉:“就说咱们府上的二郎,在人前可不乖巧?外人谁知道他一肚子坏水……还有镇国公府的表姐,在家何等刁蛮,外人却都道她温柔敦厚,偏偏就是杜大郎,家中父母虽恨其顽劣,却百般隐忍,否则万万不会至今依仍嚣张,可他私下所施所行却让外人知无遗漏,岂不蹊跷?”

  叩玉又说:“要不奴婢再去打听仔细,问问这临淄候府的隐情?不过……奴婢今儿个旁观,只笃定一点,那杜大郎的义行分明是冲公主您来的,他可没想对昌平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