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五章 《拆西厢》_相声凋零:一首大实话,山河震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小说,后来元代人将之改成了元杂剧。

  才有了传唱千古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昆剧里最出名的几出唱段便与《西厢记》有关。

  其中京剧里也有关于这个故事的题材。

  尤其荀派小花旦的《叫张生》格外好听。

  总的来说,《西厢记》可以算是传统文化里的一个大IP。

  但就如前面唱的一样,张君瑞是唐朝人,崔莺莺与红娘是宋朝人,这一段里提到的科考不中,给人家闺女儿写同人文编谣言的关汉卿。

  那是元朝人。

  而且这一出戏也不是他写的。

  是人家王实甫写的。

  下头观众忍不住琢磨,听了这出戏。

  更委屈的应该是被编排成小心眼的关汉卿,还是代表作被抢走了的王实甫。

  林清风犹自继续唱:

  “西厢下院留下了诗句,字字行行是写个明白。”

  “首一句待月西厢下,次一句迎风那户半开。”

  “三一句月移那是花影动,四一句疑是玉人来。”

  “我的小姐呀——”

  “真是真来那个假是假,黑是黑来白是啊白。”

  “贞洁女总是那个贞洁女,下贱材总是这个下贱材。”

  “真金不怕烈火来炼,脚正哪怕绣鞋歪?”

  “夜明珠未出土真假难辨,但巴掌拍不响你是怨着谁来?”

  紧接着,就是收尾了:

  “聪明伶俐这个红娘女儿,几句话她把西厢来拆开。”

  这算是唱完了。

  快板也停了。

  林清风拎着大伙儿再次鞠躬:

  “感谢您的观看,本场演出,到此结束。”

  而后一个个头也不回,下了台。

  只留下捡场的小孩,上来收拾台子。

  等观众们走了,又是收拾桌子又是扫地。

  毕竟,晚上还有演出呢。

  下了台,几个人把大褂一脱,毫无形象便在椅子上瘫坐了。

  约莫是因为过于激动,这一场他们演出的时间有些长了。

  下台一看挂钟,都五点半了。

  原本打算一起聊一聊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的,林清风一看这时间。

  得,都别聊了,赶紧吃饭去吧。

  只有一个晚上没有演出的王皓月。

  特别高兴地在一边蹦蹦跳跳。

  大概是因为蹦跶得太开心,就被林清风逮住提问:“小孩儿,王皓月,过来。”

  王皓月便老老实实地走了过去。

  林清风呼噜了一把王皓月的头毛,问他:“你作业写完了没?”

  王皓月平日里还得上学,也就是周六周日的下午,过来演出。

  一般打完开场板,他就在后台支个小桌板,在角落里写作业。

  因为年纪小又嘴巴甜,青云社的演员都格外喜欢他。

  没事儿就爱逗弄逗弄他。

  被林清风这么一问,王皓月便瘪了嘴:“没有。”

  他还先委屈上了:“各位叔伯演出都太好看了,我光顾着听相声忘写作业了。”

  他是栾云平的徒弟。

  论辈分,后台基本上都是他的师叔师伯。

  算是从年龄到辈分,都是最低的。

  唯一比他辈分低的,也只有宁凯旋和孟辉他们六个。

  他们还没拜师,啥也不是。

  林清风便乐了:“那你还不赶紧回家写作业去。”

  王皓月抱着自己的小书包,眨巴眨巴眼睛:

  “明天还有一天呢,师伯,我晚上还想听相声,成么?”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