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四桩奖赏(五千字章)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手上的老茧。

  弘治帝走下龙椅,来到常风面前:“放下笏板,让朕看看你的手!”

  常风放下了笏板。将双手展开在弘治帝面前。

  弘治帝看完,正色道:“诸卿!钱能对朕说,常风在大堤上亲自挑土、抬埽、搬石。”

  “这双满是老茧的手,代表着一个忠臣对朝廷、对百姓的赤诚之心!”

  常风道:“禀皇上。修堤治水是百年大计。臣身为皇帝的私军镇使,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民夫们明白皇上治水的决心!”

  “刘都院有言,治水如同打仗。臣身为治水大军的副帅,理应身先士卒!”

  弘治帝龙颜大悦:“说的好!朝廷需要一千个常风!”

  说完,弘治帝回到了龙椅上。

  刚才在御门外暗自嘲笑常风的清流言官傻眼了:常风这厮哪里是吃苦去了?分明是镀金去了!

  常风拿起笏板,退回武将班中。他在等待着弘治帝的封赏。

  不过弘治帝并未急着封赏他。

  弘治帝道:“刘大夏,你此番治水,颇有政绩。朕命你为户部左侍郎,兼任左副都御史。”

  刘大夏从原职浙江布政使升为户部左侍郎,已经是大大的提拔了。

  更别提,弘治帝开了官场先例。让刘大夏在担任户部左堂的同时,兼理言路,做都察院的三把手。

  史书载:弘治六年春,黄河张秋提防决口。帝下诏选才臣巡鲁治水。升刘大夏为右副都御史前往。

  刘大夏于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再疏孙家渡、四府营,以分水势。

  从胙城经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筑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水灾根治,张秋镇改名为“安平镇”。

  帝赐玺书褒奖。召为户部左侍郎,兼任左副都御史。

  历史人物,总在后世充满着争议。

  后世之人对刘大夏焚毁郑和宝船图纸、海图颇有微词。

  甚至看小说时,小说内出现刘大夏,读者都要评论“他烧了郑和宝船图纸,乃大奸大恶之人,让主角杀了他”。

  历史总是相似的。一九七六年,苏联为何要拆毁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航空器N1火箭,并焚毁(而非封存)全部图纸、数据?

  作为后人,可以从刘大夏的视角揣测下他的行为动机。

  第一,郑和宝船不是战船。而是运输船。以满载海外宝物为目的建造。

  在白银短缺,币值奇高的永乐朝,单艘造价便达六千两。

  郑和船队六十三艘,建造耗银三十五万两以上。加其余马船、粮船、座船、战船,船队总造价高达六十万两。

  明朝经济史料《广志绎》载:郑和七下西洋,赉银七百余万。

  现代人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正面意义,是伟大的壮举,是极具冒险精神的开拓,是充满大国风范的外交之旅。

  然而,刘大夏不是现代人,不是穿越者,只是明朝的一个士大夫。

  郑和耗费七百万两国帑,换来了万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