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877章 东濊有鱼_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例,清查户口,调查耕地,革新盐铁等方面,所以才耗费了大量的物资,接下来,耗费就不会如此巨大了,况且,律法的收益,也很快会再次回到国库里...

  刘熙听闻,方才抬起了头,眼里又燃起了一丝希望,那朕的国库会再次充实?

  诸葛亮犹豫了片刻,方才说道:怕是不会,因明年还要施行这些鼓励政策...耗费不会太大,可是还是会有耗费的。

  你的意思是,国库只会在每年的一两个月里有钱,其余时候都是空着的??,刘熙瞪大了双眼,有些恼怒的叫道:这不是乱来麽?若是发生了天灾人祸的,庙堂该如何去赈灾?庙堂里没有任何物资,那庙堂该如何去施行政令,这...

  陛下,每年的支出里,正是包括了对赈灾款,行政款之类的,在施行延康律之前,臣便与刘巴商谈过了,这是我们一同商谈出的结果,藏钱与民,藏粮与民,从前闻人公的想法,放在如今,已是有些落后,国库里积累那么多的财富,有什么作用呢?

  要让财富在民间更快的流通,方能让财富起到作用,在流通的过程,财富所创造出的财富会更多,就比如说....,诸葛亮拿起了笔墨,就开始在刘熙的面前运算了起来,说着一些专业的术语,嘴里满是什么经济,庙堂,民间之类,一张纸很快就被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填满了。

  刘熙恍然大悟的看着那纸张,随着诸葛亮的讲解与书写,时不时的点着头,面带微笑。

  陛下,你觉得如何?

  嗯,你说的不错,你这么一写,朕方才明白...,刘熙笑着,心里却是骂开了,这是什么东西啊??能不能写点人能看懂的东西啊??

  朕没有想到,孔明在这算学方面,竟然也有这样的造诣啊...,刘熙笑着夸赞道,诸葛亮摇着头,臣远不如刘君,只是,臣没有想到,陛下竟也有这般造诣,平日里,不少大臣都需要臣多次解释,方能明白,陛下真不愧孝康之孙,臣听闻,孝康皇帝便精通各个领域...

  诸葛亮与刘熙私交极好,两人偶尔也会聊聊其他方面的事情。

  刘熙尴尬的点着头,心里却是懊恼,自己真是给祖父丢人了啊,耶耶那般的精通算学,怎么后代里就没有出现一个对这方面颇有造诣的呢?唉....

  显然,诸葛亮并没有发现刘熙的装腔作势,竟是认真的与他谈论起关于外贸,海外贸易,乃至财富积累后如何在民间运转,纸币的发行是否能让国家大规模的攒铜钱,纸币的大量发行会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之类的话题,句句都离不开这所谓的经济。

  刘熙对于这些,那可真是一窍不通。

  可无奈的他,为了维持君王的尊严,还是要积极的发言,当然,都是顺着诸葛亮的言语去说。

  陛下,我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