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求月票,求订阅)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在背后骂。

  打击完收茧的,去北河把逃犯抓回来开声势浩大的公捕大会;然后开始打拐,抓30多个买媳妇的,重罚50多个帮着看外地媳妇的。不光抓我们辖区的,只要涉及我们侦办的案件,跨县跨市抓。

  去新庵抓盗捕鱼塘的小偷,打击练气功的……上任两个多月,平均每天抓三个,平均每天罚一个。看守所里现在羁押的两百多个嫌犯,四分之一是我们送过去的。辖区就这么大,一下子抓那么多人,谁不怕,谁敢不怕?”

  难怪老百姓误会,李晓蕾彻底服了,扑闪着大眼睛问:“韩博,你怎么抓这么多人!”

  韩博嘿嘿笑道:“我不是搞白色恐怖,没乱抓人,我是秉公执法。”

  调侃所长的机会可不多,高亚丽一脸坏笑着说:“韩所,村里没人叫你韩所长,没人叫你韩特派,他们在背后给你取了个绰号。”

  “什么绰号,韩阎王?”

  “没那么难听,其实挺贴切的。他们在背后叫你‘韩打击’,打击你打击他,打击完这个打击那个。”

  “韩打击!”李晓蕾再也忍不住了,笑得花枝乱颤。

  人送绰号“韩打击”,韩博越想越好笑,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接受过老家派出所“黄公安”教导,结果在良庄比他在丝河“更公安”,在辖区的名声比他在丝河更响亮。

  安排好工作,开一会儿玩笑,换上便服,开上越野车,“夫妻双双把家还”。

  终于可以单独在一起,李晓蕾看着窗外一排排小洋楼,感叹道:“韩博,你们这儿不穷啊,怎么干部工资会没保证。从BJ出来坐火车经过好几省,铁路两边的农村很多土房子。”

  “我们这人吃苦耐劳,许多人出去打工。在家的搞副业,有一个乡几乎家家户户养鸡,一养几千只,大多乡镇养蚕。至于干部工资没保证,主要几个原因,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许多乡镇甚至村盲目搞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全倒闭了,窟窿到现在没填上。

  二是乡镇财政主要靠提留统筹,收多少是按去年人均收入的5%。这个收入只能算农业收入,不能算人家出去打工的收入。有些乡镇想算,可是没法统计,人出去打工赚多少谁知道。”

  她第一次来农村,对什么都好奇。

  韩博侧头看了看,继续说道:“三是干部教师和退休人员多,要发工资,要报销医药费;再就是上级经常下达一些考核任务,比如敬老院要达到什么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本来就没钱,又要搞建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造成许多乡镇亏空。”

  “你们良庄呢?”

  “良庄有一位好书记,殚心竭虑,苦心经营,不欠外债。说起来我挺幸运的,能被安排到良庄工作。有办公楼、有车、有几十万经费,其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