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五章 蒸汽机时代的大宋?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与交趾有着说不清的WwW..lā

  早在公元世纪后期,宋朝统一华夏时,大宋灭掉立都广州的南汉国,越国的丁朝国王丁琏也上表称臣,被封为交趾郡王。

  不久丁朝权臣黎桓篡权自立,宋太宗为维护藩属原来的王位而兵征讨,于年春以水两路进兵安南。

  大宋军深入陌生之地后,在白藤江水战不利,进入山岳地带陷入伏击,前锋被击败,后续部队又供应困难。

  交趾的丁朝见战争陷入僵持,便派使求和愿意称臣,大宋那时进军不得,在北方又受辽国、西夏牵制,无奈之下只好封黎桓为交趾郡王。

  这一次战争,大宋深深领会到那里的作战条件恶劣。

  来自北方的军人一旦深入便感到“水土不服”,战争只要一拖延便陷入困境。

  交趾王朝毕竟国力弱小,也难以持续对抗,挫顿对手后马上又表示愿意进贡

  和尊奉中原皇帝正朔,甘居于藩属地位以求得自保。

  从军事地理上看,交趾北部易守难攻。

  其边境一带山高坡陡林密,只有少数山口可以通过,易于扼守,山岳丛林地带又便于守军隐蔽部队,伺机实施游击袭扰。

  而且南进的军队即便越过几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又会遇到数条湍急的河流,再向前还要进入红河平原水田地带,步骑兵都会困难于行进而感到困窘。

  还有,交趾特有的气候,往往是北方军队的克星。

  那里异常潮湿,半年是雨季,还有外来人难于抗御的疫病,千年间被中原人称为“瘴疬之地”。

  在当地进兵作战,一般都要选择旱季,也就是从月至翌年月,一旦到了雨季便会河流泛滥,许多道路会被淹没成为汪洋。

  从历史上的战事看,北方军队一般只能选择旱季到此作战,如不能战决,一旦把战事拖到雨季,往往就会因患病众多、供应困难而被迫撤退。

  所以,贾平章贾似道选择此时进攻交趾是事先考虑过的。

  所谓的“三州大屠杀”是指在年,李朝太尉李常杰利用宋朝因王安石变法出现内部不稳的时机,率万军队分三路大举进攻两广,他们攻陷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屠杀军民数十万!

  尤其是在进攻邕州也就是后来的广西南宁时,由于知州苏缄不愿降服而率全家大小人引火**。

  李常杰便在城内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余万人,常杰等俘虏三州人而还。

  邕城光复后,宋神宗追赠苏缄为“奉国节度使”并溢号“忠勇”。

  贾平章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当成平定交趾最好的借口,而且最容易激起民众的气愤,提高士气。

  事实上这都不是攻打交趾的重要原因。

  真实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交趾下龙湾附近的露天煤矿引起贾平章的注意。

  整个大宋现在对煤炭的需求已经到了历史上未曾有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