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5章让我们开始吧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我们将时光暂时回溯到一个重要的年份——1986年,这一年,是华夏现代科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年份,其重要程度,堪比当年研制成功“两弹一星”!

  因为就是在这一年的3月,新华夏的领导者们和科研领域内的顶级专家学者、各学科的领军人物们共同制定了新华夏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科研产业化的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代号“863计划”。

  这项计划从1986年开始实施,直到2016年才被另一项更为宏大的计划所取代而退出,也就是说,“863计划”是华夏整整30年科技发展的纲领性计划!

  而众所周知的是,这30年,正是华夏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迅速腾飞的30年!

  让我们记住以下四个星光闪耀的名字:王达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因为这四位,正是“863计划”最初的发起人!

  计划提出后,在经过了8个多月时间,充分征求了各行各业的意见之后,1986年11月,华夏正式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选择了对华夏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太空探索、生物技术、信息通讯等7个领域,15个主题项目作为突破重点,仅在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也就是1987年,被列入该计划的华夏科研工作者就高达上万名!

  作为“863计划”的首倡者之一,华夏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无疑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是,彼时的华夏,无论是在空天技术领域还是在通讯、测量领域,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需要追赶的课题实在太多,而且那时正是所谓的“华夏与西方世界的蜜月期”,只要不是涉及特别敏感技术的装备,只要肯给钱,那真是华夏看上什么,就能卖给你什么,而且在那段时间,华夏也确实从西方世界买到了不少好东西,就连涉及关键技术转让的生意都做成了很多起,GPS这种花费巨大的系统级应用,当时的主流意见就是——米国人既然已经搞出来了,那我们用他的就行了呗?

  是以,在那段时期内,华夏研制的很多装备上,都应用了米国的GPS技术,包括谭振华本人投资的“飞豹”战机、“哈立德”坦克,其上也有GPS定位系统,很多华夏装备的老式武器系统为了定位方便,部队还专门采购了一批手持式的GPS定位终端捆绑到了这些装备上使用,就连在这段时期内研制的部分型号的战术导弹都使用了GPS作为定位的手段之一。

  由此可知,“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这个纯预研性质的课题,虽然被列入了“863计划”,但其优先级肯定很低,因此能得到的经费支持也就很少很少。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