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49章的计划2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液晶显示领域,全球最领先的企业无疑是倭国的夏普,不过谭振华与夏普一向没什么交情,他关系最好的主要是三井财团旗下和富士财团旗下的几家企业,三井财团旗下自然是东芝、索尼、东燃化学这几家,而富士财团旗下的自然就是佳能。

  通过对倭国几家从事液晶领域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谭振华选定了自己的公关目标,并通过已经成为佳能社长的御手洗冨士夫介绍,很快就成为了富士财团的高级经理人组织“芙蓉会”的座上宾。

  此时的倭国正是一片萧条景象。

  从1989年5月底三重野康接管倭国央行开始,他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连续6次提高利息,中央银行贴现率从%升至6%,他同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与此同时,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严格贷款审批和发放。

  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升高,大批的资金终于开始从火热的股市和楼市中撤离,这种撤离是盲目和无序的,并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资本大逃亡,可既然是逃亡,那自然就有逃得掉的和逃不掉的,而社会学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逃不掉的永远都是大多数——毕竟肯横下一条心来割肉斩仓的狠人还是少数,而侥幸心理却人人都有。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抵达了的历史高点,从此开始一路下跌,曾经火热的土地交易市场也突然之间失去了买家,到1991年年中谭振华抵达倭国时,股市已经跌到了2万点附近,跌幅高达40%,土地市场更惨,跌幅达到了46%。

  这使得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证券公司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很多以高杠杆投资股市、楼市的企业也因此背负了巨额的债务,整个倭国经济出现了大倒退,有倭国经济学家哀怨地称之为“平成大萧条。”

  众所周知,即便是在暴跌的市场环境中,财富也是不会被主动消灭的,它只会发生转移,那这些钱到底转移到了谁手里其实也很容易知道的,只要看看股市暴跌的时候谁在大笔沽空就好了,哎呀我靠,那几个基金的名字看着好眼熟……

  在某次对“红旗资本”未来的发展“统一思想”的会议中,郭钊德曾经提过一个建议,他当时提出:不要完全撤出倭国市场而要在这个市场中保留一部分现金,理由则是倭国的经济泡沫破灭后,该国有可能因此而陷入难以自拔的衰退,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这些现金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倭国有不少企业掌握了领先的科技,这些是真正的财富,手握现金也许有机会以极为便宜的价格将这些财富买下来。

  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余彭夏和谭振华的一致赞同,也因此,“红旗资本”在倭国还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大约兆日元,按当前汇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