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2章魔幻新世界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那些设备装上了“环球航运”的货轮,看着那些签下了合同的人陆续登上了飞往华夏的航班,谭振华才觉得,自己惦记已久的这枚在两汉斯合并的历史事件中最甜美的果实,终于落袋为安了。

  相比起来,同时进行的由郑项青和李木子夫妇主持的,发动全华夏的冒险家们到东汉斯淘金的行动只是开胃的小菜而已。

  他知道,在魔都,为了迎接这批设备和人员的到来,已经有一座全新的园区破土动工,这批人在还未抵达之前就已经被瓜分一空——绝大部分将进入华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成为“海鸥”单反相机、显微镜、工业测量设备光学组件的设计和制造团队成员,而最精华的一部分人则将进入“矩阵”实验室设立在魔都的分部,加入另一个绝密团队——由华夏科学院院士、光学之父王达珩院士担任名誉领导、陈星旦研究员、吴先声研究员及林本兼主任出任实际负责人,调动了全华夏之力正在艰难公关的项目——以248nm的KrF(氟化氪)准分子激光作为光源的,能够实现350-180nm工艺水平的光刻机。

  当年从佳能购买的整套g-line光源光刻机及相关技术带给了华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机会,大大缩短了在该领域华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消化并吸收了这条线的技术之后,由“矩阵”实验室牵头并出资,华夏又用了3年时间,在今年年初完成了i-line光源光刻机的研发,而这,只比国际上率先完成该项技术实际应用的佳能晚了2年。

  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也是在该领域内,华夏有史以来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但谭振华知道,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加大投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因为半导体行业内竞争日趋白热化,被卷入竞争的装备供应商们也都在这个关键设备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不管是倭国的佳能、尼康还是米国的SVG、荷栏的ASML,全部都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在相继完成了可以满足-微米加工工艺的i-line光源光刻机之后,都瞄准了波长更短的KrF光源,除此以外,双浮动工作台、扫描投影式光刻等全新的技术也展现出了在光刻机上优异的性能和应用,新一代的光刻机已经呼之欲出,而按照最乐观的预计,团队也还需要2年时间才有可能完成同类产品的研发。

  这就意味着,依然要落后2年。

  也就意味着,谭振华旗下的“华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制造出的光刻机依然只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少得可怜的市场占有率,他在该领域上的投资,也依然将持续不断地亏损。

  除了另一个尚未看到产出的“C919”项目之外,这恐怕是他投资的那么多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