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3章下不为例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了4个多月几乎日夜不停的建设,永署礁第一阶段的建设终于到了尾声。

  永署礁,礁盘长约26公里,宽约公里,面积高达108平方公里,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礁盘组成,其西南礁盘最大,面积为平方公里,华夏原本的计划就是在西南这块礁盘上填埋出一块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的常年干出部分,用来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设立的74号海洋观察站。

  不过现在,这个计划有了稍许变更,有了谭二的掺和,在“鲁班号”与“墨翟”号不惜代价的日夜赶工和新型挖泥船高效作业的效率加持下,已经完成了填海形成的干出部分面积整整大了5倍有余,现在常年露出海面之上的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有2座标准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

  而且不但面积大了,其上建设的设施也更加的完善,不但建造了主权碑、航标灯塔、一座临时码头、淡水储存井,甚至还建起了一栋两层的小楼!

  获准进入这栋楼参观过的人,都对这栋小楼赞不绝口,因为这栋特别设计的小楼用料堪称考究,号称能扛得住南海上最大的台风,小楼中的住宿条件甚至比国内目前的大多数旅馆还要好——一共有10间可供住宿的房间,其中8间四人宿舍、两间双人宿舍,可以非常充裕地驻扎上一个排,辟有贮存谷物的干货仓库和一座贮存副食品的小型冷库,甚至还有专门的健身房和活动室,虽然里面的设施并不多,健身房里只有一些简单的杠铃、哑铃、双杠这些,活动室里则有一间阅览室,还安装了短波收音机、卫星电视接收天线、29寸大彩电和一台录像机,但在茫茫大海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岛上有这些东西,对将来要驻守此处的战士们来说,已经是高级到了奢侈的待遇了。

  在这栋两层小楼的楼顶,则是一部醒目的“517A”雷达标志性的“晾衣架”天线——这是从“郑和号”上拆过来的,由二少爷亲自指挥调度拆装及联机调试,别忘了,他前世可是4014所雷达专家出身,对这台本所出品的老货简直熟悉到了骨子里。

  雷达既然都拆过来了,那么,原本就可以凭借履带式底盘自行的2具“萨姆6B”导弹系统和4具“石勒喀河”自然也跟了过来,在永署礁上部署成了战斗形态。

  顺便提一句,这些装备还被贴心地建设了防雨防风的储藏仓库。

  就连那些“毒刺”和高平两用机枪也都一并转移到了永署礁上,另外,谭振华还郑重地向陈伟闻建议,岛上最好再增加几门大口径的火炮来着——最起码,120迫击炮可以放上几门么,那个又不占什么地方,“红箭-8”更也以预备上一些,反坦克导弹这种武器也不一定就只能拿来打坦克对不对?打打皮更薄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