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7章谋国中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伯伯一定听说过一个词叫做“石油战争”吧?”谭振华继续说道:“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战争爆发,战争的起因是由于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壕沙为首的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撒及支持以撒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油价随即飞涨,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这次石油战争造成了一系列后果,以米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经济遭受重创,通货膨胀严重、货币大幅贬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就在这同一段时期,苏俄却凭借大量出口石油而获得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为支撑,疯狂扩充军备,这段时期也是冷战和军备竞赛的高峰期。如果不是对西方、立场强硬的壕沙国王费萨尔·本·穆萨德﹒阿勒壕沙突然遇刺,北约阵营甚至都有崩溃的危险——由此可见,能源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性,而作为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地的中东地区,毫无疑问是各方势力的角力场。”

  “这么说来,你是看上了中东的石油了?”申宗义皱了皱眉问道。

  “准确地说,不是我看上了,而是我们华夏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密切关注中东政局、布局谋划石油安全战略。”谭振华郑重地答道:“申伯伯,鉴于我们华夏在几年之后就必然面对石油净进口的现实局面,我们需要从现在就开始谋划多条安全的石油开采及运输通道,按照我的观点,这件事,无论上升到多高的高度来重视都不为过,因为,此事必然关系到我们华夏的国家安全。”

  申宗义默默点了点头,眼光扫过了面前摊开的巴铁地图,沉思片刻后问道:“所以你认为,这个瓜达尔港,对我们华夏的未来非常重要?”

  “是的,这是一把解开华夏未来石油安全通路的钥匙。”谭振华答道:“申伯伯你看,按照目前倭国进口中东石油的运输路线,波斯湾及红海沿岸的产油国出产的石油,必须在装载油轮后,横跨印度洋,然后经马六甲海峡、南海海域才能抵达,整个航线全程超过一万公里、历时一个月之久,最关键的是,途中经过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都有大量的“海盗”出没,而国际海事公约并不赞成商船和油轮上携带进攻性武器——其实就算给他们带也没多大作用,一艘商船或者油轮上才多少人?而且还是未经正规军事培训的普通水手,遇到稍微强一点的“海盗”,又大又慢的商用船只,根本连逃都逃不掉。”

  他故意将“海盗”这个词咬得很重,而申宗义显然听懂了,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了地图上一大一小两个醒目的红圈——大红圈中是印度洋沿岸最大的国家印地,小红圈中则是马六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