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九十七章儒家的改变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年以来,朝/鲜被数次灭国。

  日本一次,满清一次,大汉又来了一次。

  朝/鲜上下心念故国,为局势而忧虑者甚众。

  这时候,人们心中忧虑之下,便有了要寻一个精神寄托的念头。

  耶稣教在大汉本土混不下去了,见朝/鲜半岛大汉的宗管局势力薄弱,一大堆传教士一股脑的跑到朝/鲜来发展。

  传播所谓的上帝福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被大汉抓住然后判处劳动改造的传教士也不少。

  但剩下的传教士,却是趁朝/鲜世道门阀残余势力空虚的内心,趁虚而入,发展了不少的信徒。

  所以,现在的朝/鲜反抗组织中,有不少人都是耶稣教的信徒,甚至还有那么几个神父传教士。

  这些便是现在朝/鲜反抗组织的成分!

  他的打算是通过刺杀金俊植这么一位朝/鲜人的叛徒,来激发朝/鲜人和汉人的矛盾。

  增加大汉在朝/鲜的统治成本,迫使大汉承认朝/鲜独立。

  如此一来,世道门阀的残余势力便能够再次掌控朝/鲜,所得到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

  而那些传教士,在朝/鲜独立后,也能得到在朝/鲜自由传教的权力。

  双方一拍即合,狼狈为奸在了一起!

  至于说他们为什么要在皇帝御驾即将抵达朝/鲜之时发动,则是他们为了将朝/鲜人的不甘屈服展现在皇帝面前。

  借此来给皇帝施压!

  “原主的荣光能够照耀这片黑暗的大地!惩罚邪恶的东方君王!”

  一个传教士如此说道,向上帝祈祷。

  剩下的人也是纷纷开口说道。

  “万能的主,一定能够保佑我等忠诚的信徒!”

  “朝/鲜独立之后,将会变成主的世界,上帝万岁,基督耶稣万岁!”

  “……”

  ……

  刘易的御驾已经抵达了辽南的旅顺口。

  他祭奠了在清军攻克旅顺之后,在大屠杀中死难的汉家百姓。

  登高遥望远处一片平静的汪/洋大海!

  他在考虑自己结束在朝/鲜的巡视返回南京之时,究竟是走海路还是走陆路。

  走海路的话有风险,但是速度快,路程短,能节省不少时间。

  最多几天的功夫就能从朝/鲜抵达天津,和陆路比起来最起码能省两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保守估计!

  渤海湾里的风浪不算大,风险还在能控制的范围内,不是不可以试试。

  但是和海路比起来,陆路的安全性是不需要多言的。

  虽然所需时间长了点,但多番考量之下,刘易还是选择走陆路吧。

  对他来说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他是皇帝,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唯一主宰,在太子未成年,继承人未确立的情况下。

  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他活着,满朝勋贵文武一个个都是乖宝宝,地方臣服安定谁也不敢炸刺!

  因为他作为开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