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四章 答卷!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嘉奖名单中,刘易看到了一个令他感觉很熟悉的名字。

  胡武胜!

  刘易的记性并不差,只是回想了片刻,便想起来这个胡武胜是谁了。

  其在山阴之战中立下国功勋,刘易还曾经亲自嘉奖过对方。

  “孔,耿二人何时能入京?”

  刘易开口询问道。

  军情处相关人员沉吟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若是他们入关之后,马不停蹄的往太原赶,最多十余日便能抵达。”

  刘易微微颔首说道。

  “好,到时候直接叫这两人来见我。”

  吩咐完这件事情,刘易便去继续处理政务了。

  到了下午天色将暗时分,殿试考场那边传来消息,说殿试学子已经全部交卷,就等着刘易批阅了。

  刘易放下了手头的事务,带着大汉第一届内阁的六位阁老一起去批阅考卷。

  先由六人将考卷过一遍,从中筛选出文章优秀,言之有物者送到刘易的案头。

  再由刘易做最终定夺。

  刘易案头上摆着一叠厚厚的考卷,以及一壶香茗。

  刘易品着香茗,细心的翻看着考卷,说实话,这些考卷不管是否言之有物。

  那文章做的都是极好的!

  再加上那让人观之赏心悦目的字体,刘易看起考卷来感觉非常的舒服。

  不过,让刘易有些不满的是,这些考卷的内容都太中规中矩了。

  关于大明灭亡的原因,清一色的都是皇帝昏庸,官吏贪腐,供养藩王靡费太多,国库空虚,天灾不断之类的假大空的原因。

  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但细细一品,就会发现这都是废话。

  一点干货都没有!

  就算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提到了财政问题和土地问题,不过也都是一笔带过。

  不敢往深了写!

  刘易苦恼的揉了揉眉心,他想看的不是这些啊。

  至于说解决办法,则是清一色的皇帝贤明,臣属用心,削减藩王用度,财政上开源节流之类的废话。

  不过,关于平辽事的问题,刘易倒是看到了一篇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

  前明之亡,实亡于辽事!

  自辽事起,国帑靡费,却缕缕丢城失地,军队胆丧而不敢战,以至于清虏屡次入寇关内……

  此人提议要平辽东,首先便要严查边市,断绝关内粮草军械等被贩往关外,断绝清虏最重要的物资来源。

  二则是要海陆夹攻,一方面调动大军扑击草原,隔断蒙古与清虏之间的联系,断清虏一臂。

  另一方面要海路直接登陆辽东,效仿东江军之旧事,袭扰清虏后方。

  待清虏疲敝,再海陆共进,直扑辽东,便可荡平辽事。

  刘易微微颔首,揭开糊名一看,此人名叫宋康年,河南永城人。

  刘易感觉迷惑,这名字没听过啊。

  此人的前两问回答的都不怎么样,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算太突出,也不能算是太差。

  不过,他的平辽策能放眼到海上,想到海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