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归去来(二十四)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天下无敌的兵种,也不存在任何一种百战百胜的阵法,最关键的还是人。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不过到了战场上很多时候还是得讲究一个相生相克。

  骑兵被称为这个时代战场的王者,并不意味着其自身毫无缺陷。

  骑兵来去如风机动力最强,铁骑冲锋时的冲击力也是令人胆寒。

  但是除了满身铠甲的具装骑,大多数骑兵的防御力都是短板。

  他们的机动力其实也是牺牲防御力的代价。

  相对而言,行动迟缓笨拙的步兵尤其是重步兵,在防御力方面远比骑兵优秀。

  这种大平原战场上作战,重步兵因为行动迟缓等短板,肯定打不过骑兵。

  但如果这支步兵有骑兵辅助支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于之前的交锋中,对于唐军的兵力构成有所了解,所以这次的战术也是有针对性的制定。

  按照结社率的设想,就是依靠兵力优势发起批次攻击,大军分成几队波浪冲锋。

  一波退下去第二波就跟上,然后就是第三波。

  第一波攻击的目的不在于杀伤多少人,而是打唐军一个立足未稳,让唐军骑兵无法结阵。

  第二波再冲锋的时候,再以人数优势把唐军压制住,让他们发挥不出正规军兵力和阵法的长项。

  等到第三波的青狼骑再上去,就可以打成击溃战。

  就算唐军不是大败亏输,起码也是手忙脚乱完全被动。

  这支步兵的出现不在计划之内,而且从他们表现来看,还不是一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

  大部分成员都受过严格训练,一看就是河东六府鹰扬的老底子。

  大隋朝的时候,河东的战略定位就是对抗突厥的支撑点。

  马邑作为缓冲带,定位就是炮灰。

  突厥兵打过来的时候,马邑就是尽可能用人命拖延突厥军脚步等待朝廷援兵。

  而河东的部队,则是对抗突厥的中坚力量。

  不管是突厥突破马邑继续前进,还是朝廷大队人马赶到北伐,都离不开河东这个中继点。

  是以河东部队的训练,很多都是针对突厥进行。

  突厥军队的特点就是骑射为长,而河东部队也不可能都是骑兵,所以步兵针对性训练就是必然。

  盾阵、箭阵、长矛阵拒马,这都是步兵对抗骑兵的老办法,他们练得也最为纯熟。

  能够把阵布得这么利索又这么整齐的,不用问也知道,必然是六大鹰扬府里面的老卒。

  这帮人要说打,肯定是打不过这铺天盖地得骑兵。

  但是迟滞作为前锋的第一波青狼骑,还是绰绰有余。

  担任前锋冲击任务的青狼骑,其实就是之前扬武堡大战中的幸存者。

  那一战执必部的三千敢死队没用上,由于金狼骑撤出战场他们也就跟着撤退,折损的人马不到一千。

  可是剩下的狼骑并没有因此就摆脱厄运,而是被派了这桩送死的差事。

  这就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