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尾总结_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的变革,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但他愿意花上数十年去做,那就让他去做好了。

  我不是研究社会学的,王笑也不是社会学家。

  所以写出来的他那一套做法,当然是有错的,我只是想把他的这个意愿表达出来,以有戏剧冲实的方式,希望不至于显得乏味。

  我和大家一样,不喜欢那些枯橾的东西,担心因此影响故事性;担心主角因此显得圣人婊;担心不爽……

  那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把他的理想融在戏剧冲突里。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理想,他一个现代人穿回去就算享受了皇帝生活,又有什么好享受的?吃喝住行也就那样吧,实在无法把当皇帝做为理想。)

  我不想用一堆理论资料让大家花起点币,所以也不会就着这个变革的具体过程和大家探讨。

  制度、经济、科技这方面,没有这一大堆资料支撑,是没有说服力的,那干脆一笔带过。

  就比如,我说养鸡、温室、口罩……这些我查过资料,古人是如何防瘟,如何种反季菜,清代如何防疫。

  我很可能是错的,大家当然可以反驳我,或者认为这是不可行的。那我可能就得把这些资料贴出来一起讨论。写得越细,资料就越多。

  关于王笑的变革,如果探讨起来,我可能得说,这事要从1516年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开始说,而一个现代人到了1650年我认为是可行的……

  大家也可以接着反驳我……

  但“我”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笑”。我只是作者,存在感应该是越低越好。

  这本书写的是“王笑的志向”,而不是“王笑无所不能”。

  这是一本小说,而不是“论如何在1650年的封建社会实现民主政治,以及是否有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查资料、王笑不能,所以,他做的事当然会有很多错误。

  但我不能去改变他的错误,不然就太神化他了。

  这种事,我认为重要的是“他够不够坚定”,而不是“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每一步该怎么做……”

  ~~

  另外……

  我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只在于想不想去做。

  如果变革真的是要在吃饱饭以后才去变革,那为何还要变革?

  如果变革,我们是知道它一定成功才去变革,那还叫变革吗?

  恰是因为艰达困苦、经济不发达、民智未开,才有那么多人前扑后继不是吗?不然他们为了什么?

  恰是因为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他们还去做了,才让我们后人一直记得不是吗?

  ~~

  然后,之前有一个单章,说的是王笑称帝后,臣下请他纳妃子。

  这个单章,想说的是女主的数量。

  我不敢对女主数量打包票,想表达的是……傅青主知道的,王笑有的名正言顺的妻子数量。

  嗯,这个是我没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