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章 赚大发的买卖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所有尸体都填埋干净。

  第三件事,是重建娄烦镇。

  经历数次战事之后,娄烦镇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乡民家的横梁、门板床板桌椅甚至椽条等,都被贼寇拿来打造成大盾或其他攻城器械,最终又全部堆在了孟家庄。

  那些逃得远远的乡民陆陆续续回来了,最后全坐在废墟上啕嚎大哭。

  秦川让流民把那些木料运回孟家庄,分发给乡民,又帮他们挖地窝子,砌墙盖瓦。

  见那些流民一个个都过得比他们好之后,很多乡民表示愿意加入孟家庄,给秦川当长工或家丁护院。

  秦川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还住在娄烦,就会受到孟家庄的庇护,孟家的佃户依然能耕种孟家的田地,静游杜家的佃户和宁化王的庄户,也可以过来耕种孟家的田地。

  日后,还可以比行价更低的价格买下孟家的田地。

  总而言之,只要他们还在娄烦,他们都是秦川的人,前提是要听话,必须听话,百分百的听话。

  当即,给另外两家种地的佃户便纷纷表示,愿意给孟家种地,准确地说是给秦川种地。

  除了几家有田有地的自耕农之外,整个娄烦镇的人都听从秦川的了。

  秦川做的第四件事,是梳理的孟家庄的人员构成和配置。

  如今,孟家庄还有三十五个九箕山老匪,三百六十个关帝军,两百个矿工,一千一百多流民,多是些青壮,也多是打过仗的。

  秦川按照之前说好的,给所有人发放犒赏,那些战死的人如果还有亲人活着,则一厘不差地发放抚恤。

  然后,他从流民当中选一些守庄的时候表现好的,和那两百矿工一起编入关帝军。

  老黄去收拢一条天的溃散流寇后,最终筛选出来一百五十人,都是些比较听话,且没有干过啥伤天害理之事的人。

  秦川又从中挑了一些人,也编入关帝军。

  最终,关帝军共编了八百人,依然分为三个营,营官还是罗大牛、刘有柱和李顶梁,其中罗大牛率领两百五十先登营驻守黄丛山。

  除了这三人之外,其他九箕山老匪也被任命为各种训练官,听三个营官的调遣,配合关帝军的训练。

  大战一过,孟家庄外面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流寇,大多是一条天那些溃散的人马,也有一些郭彦和王刚豹五的溃兵,三五成群的过来投效,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秦川告诉他们,凡是作奸犯科之人,来多少杀多少,但如果只是被贼寇裹挟的小老百姓,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孟家庄统统都收,不但不会为难他们,还会让他们干活吃饭。

  一番话之后,那伙人走了一百多人,剩下四百多秦川全收下了。

  但,把人都分开仔细甄别,一一筛选过后,又斩了好几十人,最终只剩下三百五十多个。

  秦川把其中大部分都送到矿场挖矿,先让他们在那些矿头的鞭子底下学会听话,到时候再编入关帝军。

  剩下的流寇则全部打散,夹进流民当中。

  最终,孟家庄有八百关帝军,一千二百多流民,秦川给他们换了个称呼,称为庄民。

  矿场那边则有九百多矿工,还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去,把生铁的产能不断提上去。

  ……

  这一战的战利品,宋知庭和王继宗已经全部清点完毕,并造册入库了。

  包括战后收拢跑散的马匹,还有黄丛山大寨缴获的,自己共缴了五百多匹战马,加上从虎大威那弄来了两百匹,一共得了七百四十匹。

  加上之前拥有的,现在秦川有了足足一千三百匹战马,绝大多数都是些蒙古马。

  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批拉车的牲口,牛、挽马、驴子和骡子等,加上黄丛山那些,拢共两百多匹。

  这些牲口正好可以用来耕田。

  至于刀枪棍棒之类的玩意,得了足足两三千件,角弓两百多张,还有一百二十多件棉甲,两件锁子甲和六件布面铁甲,这些盔甲绝大部分是张可望的部下贡献的。

  收获最多的,是黄丛山,共三千五百多石粮食,六千多两白银,还有一群女人。

  秦川弄的那些充草的大麻袋里面,也有五百多石粮食,都被虎大威那吊毛搬去了。

  但总的来说,这一战是赚的,赚大发了。

  接下来,也该好好种田打铁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