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五章 剿匪是一门赚钱的行当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际,京师朝堂也同样暗流涌动。

  温体仁和周延儒从崇祯四年就开始相互指使言官弹劾对方,诸如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收受贿赂、家中子弟横行乡里等等。

  其实,这些事两人都干得不少,只不过温体仁更狡猾,也更奸诈,先一步拉拢了诸多宦官,从崇祯六年初宣府监军王坤弹劾周延儒,引发朝野震动后,便逐渐占了上风。

  紧接着,温体仁一党又发起更猛烈攻势,户科都给事中陈赞化、李世祺、户科给事中朱文焕等再次弹劾周延儒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等。

  六月,周延儒见招架不住,便托病请辞。

  朱由检也厌烦了两人在朝堂争来争去,大笔一挥赐下金银彩缎,派兵护送他回乡。

  温体仁终于如愿当上了首辅,执掌朝堂。

  但他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没多久东林党、周延儒余党等又开始纷纷弹劾他。

  七月,明军主力正在追击围布流寇主力时,残余流寇趁机化整为零钻出缝隙,跋山涉水,在太行山里漫山遍野四处乱窜。

  没多久便在山西辽州一带重新汇合成上万大军,朝辽州以北的乐平县进发。

  更有一部分流寇窜到了太行山脉西侧的太岳山,并会聚一处,进入山西腹地的汾州一带劫掠。

  许鼎臣大吃一惊,急忙命山西总兵张应昌和监军闫思印回兵,剿灭汾州流寇。

  就在这时,许鼎臣收到军报,山西游击将军秦川终于到了。

  许鼎臣大喜过望,急忙写调令派人送去给秦川,命他立刻驰援汾州。

  ……

  其实秦川早应该到了,他只是路上花了点时间,收拾了一股只有数百人,却带着上百石粮食和好几百白银的流寇,这才姗姗来迟而已。

  打流寇是个很挣钱的行当。

  收到许鼎臣的调令后,秦川拿地图看了一小会,然后大手一挥,掉头往汾州。

  驰援是不可能驰援的,他军队中运着两百石粮食,还有战马十来天的豆料和草料,这些骡马车在太岳山的山路上行进缓慢,一个时辰才走了十三四里路,还得找有水源的扎营地,每天只能行五十里路。

  丢下粮食草料更是不可能的,以他在山西的名声,当地官府是不会给他补给的,他只能时刻拖着粮食去打仗。

  事实上,明军之所以追不上流寇,就是因为得拖着军粮前行。

  流寇可以什么都不要,跑进大山里刨树皮吃,也一路打劫,抢到哪吃到哪。

  但明军不行,客军在当地常常得不到补给,哪怕巡抚之类的大官严令各地给军队筹集军粮,当地的县城、村寨等仍会紧闭城门,不给客军靠近一步,好心的会从城头上吊几袋粮食下来,难说话的还会放炮攻打友军。

  曹文诏就挨过,追击流寇的时候军粮耗尽,想沿途县城要粮,结果被城头的守军放炮轰死几个兵。

  卢象升战死巨鹿之前,也曾军粮短缺,向真定府乞粮却分毫不得,最终心生绝望,力战赴死。

  明末各地州县的官仓府库里,确实很多都没粮了,有些州县官府也确实拿不出粮食。

  但,那些缙绅大户有的是粮食。

  他们只是不愿捐出来而已。

  各地赶来剿匪的客军,基本上都会等各地巡抚、监军等把军粮送到,才会带着粮食开拨剿匪。

  这种难以得到补给的情况,不但使得流寇怎么剿也剿不灭,还容易引发士兵哗变,使得将领纵容甚至亲自带队劫掠百姓。

  左良玉和贺人龙就是劫掠百姓最典型的两个,这两人性格比秦川还草莽,一言不合就抢,对上官阴奉阳违,后面更是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最后贺人龙还被孙传庭给砍了。

  既然出来剿匪,秦川就不会放过这个抢大户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