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章 如何奏报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长桢坐镇州衙第二天,包大回来了,还带着一个被五花大绑之人。

  这人自然就是李鉴派出的信使。

  那信使并没有盛长桢想得那么聪明,不仅走官道直奔汴京,沿途还大咧咧地在驿馆歇脚。

  包大没有吹牛,他一路上不眠不休,快马加鞭,只追了这信使不到一天,还未出禹州境内,就在一处驿馆中追到了他。

  那信使当时正在驿馆中喝酒吃肉,不亦乐乎呢。

  包大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就动了手。凭包大的武艺,三两下就拿下了信使,将他绑了起来。

  不管驿馆中其余人惊诧的眼神,包大径直带着信使离开,快马加鞭往禹州城回返。

  包大一回来,就把信使押到了州衙,向盛长桢呈上信使随身所带的书信。

  盛长桢这些天处理纷繁复杂的州衙事务,可以说是忙得头昏眼花。但盛长桢一听包大擒了信使回来,立马抛下手头的工作,召见包大。

  盛长桢接过包大递来的书信一看,果然,不出盛长桢所料。

  李鉴在信中向工部左侍郎商冶通报了禹州的情况,并嘱咐商冶立刻采取行动,弹劾赵宗全和盛长桢。

  而且要抓住赵宗全擅动刀兵、威凌州衙、欺侮上官,狠狠地参他一本。

  盛长桢看完信中内容,不由地冷笑。

  李鉴这纯属是临死前的最后反扑,损人不利己,只为了在坠落深渊之前,把盛长桢和赵宗全也一同拉下去。

  他这样做,掩盖不了李鉴一伙人荼毒百姓的事实,也挽救不了李鉴必死的命运,但却的的确确能够整得赵宗全和盛长桢灰头土脸。

  李鉴此举,抓住了赵宗全和盛长桢行事中的漏点,那就是先斩后奏。

  虽然赵宗全此时已经掌控了禹州的局面,但这是在朝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向朝廷解释清楚此事,赵宗全必然要被降罪,盛长桢也难以幸免。

  所以李鉴才会撺掇商冶恶人先告状,抢先一步给赵宗全和盛长桢定下罪名,泼他们一身脏水。

  幸好,有郑昌这个猪队友,提醒了盛长桢。包大也得力,擒下了信使,这封信最终没有被送到商冶手里。

  这也就给了盛长桢和赵宗全缓冲的时间。

  赵宗全此时听说包大回来,也赶到了县衙之中。

  他看了包大缴获的书信,背后冒出一阵冷汗。

  一旦此信中的计策落到实处,那他赵宗全说不定就要被治个僭越之罪。

  好在此信被截住了。

  赵宗全暗松一口气,看向沉稳讷言的包大,眼中满是赞赏。

  赵宗全对盛长桢道:“长桢,还好你手下的家将得力啊!”

  包大立了功,盛长桢自然是与有荣焉,但他脸上保持平静,躬身肃声道:

  “伯父大人,如今李鉴所送的书信已经到手,我们也少了一桩隐忧。但禹州之事到底如何向朝廷奏报,还得伯父大人拿个主意才行。”

  听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