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忠言逆耳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皇帝的脸色。

  他这是在赌老皇帝素来宽以从政,更是崇尚刑不上大夫的古风,说不定不会处置他。

  听完盛长桢的进言,跪在地上的大学士韩章和文延朴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这个盛长桢倒是个直言敢谏的,前途大有可为啊。

  老皇帝听了盛长桢的话,倒也没有大发雷霆处置盛长桢,而是颓然一叹:

  “果然,连你也是这么想的么?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能体谅朕么?”

  老皇帝明白,如今势不可违,只能让步妥协。

  “着宗人府考问宗室子弟品行,一一记录造册,下月呈上来。其余事,日后再议。”

  说完,老皇帝意兴阑珊,起身晃晃悠悠地回宫去了。

  “退朝!”

  内侍吊着嗓子高呼一声。

  “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干文武大臣跪送皇帝,然后陆续站起身来,人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这次集合群力,总算让官家松口,愿意开始考虑继嗣一事了。

  文延朴领着韩章走到盛长桢面前,笑道:

  “长桢,这位是韩相公,你今日表现不错,他可对你青眼有加啊。”

  文延朴因着包景年这桩缘分,对盛长桢向来是亲近的,如今见他又得了韩章的好感,自然是十分欣喜。

  盛长桢此时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他身体上回礼寒暄,心中却在暗暗叫苦,你们是开心了,还不知道老皇帝那怎么看我呢。

  经此一事,老皇帝虽未当场发落盛长桢,但对盛长桢的印象必然大坏。

  以他的权力地位,日后随便给盛长桢穿个小鞋,都够盛长桢好受的。

  只能寄希望于官家大人有大量,不和我这个小人物计较了。

  盛长桢暗自叹气。

  ……

  福宁宫。

  在前廷受挫的老皇帝正在和曹皇后说话。

  虽然这些年宠爱荣妃,但只有皇后这里,才是让他安心的避风港。

  曹皇后看出了老皇帝心情不佳,亲自给老皇帝斟茶。

  “这是臣妾亲手炒制的红袍好茶,有宁神养元之效,陛下试试看。”

  老皇帝端起茶杯,轻呷一口,顿觉微苦回甘,唇齿留香,身心都舒畅起来。

  “嗯,皇后的手艺果然不错。

  唉,若是那些大臣们,能像皇后一般体察朕心,朕也不会如此烦恼了。”

  曹皇后对前廷之事也有所耳闻,问道:“陛下可是为了立储之事烦心?”

  提起此事,老皇帝就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

  “言无咎一个小小给事中不懂事也就算了,

  韩章身居大学士的高位,不为朕分忧,反而带头向朕逼宫,引得文武百官都没了规矩!

  还有那个盛长桢,枉朕对他寄予厚望,没想到也是个忤逆圣意之人!”

  曹皇后听着老皇帝发牢骚,并没有接话,只是笑着给老皇帝递上一块点心。

  这么多年的夫妻,她自然明白,老皇帝只是嘴上说说,并不会真的处置这些人。

  见老皇帝怒气稍平,曹皇后命宫女地呈上来一封信,递给老皇帝道:

  “这是李延年李大人来的书信。”

  李延年是三朝元老,又身负先皇托孤重任,在老皇帝继位之时就开始辅佐老皇帝了,老皇帝一向视之为师长。

  他在龙图阁主政之时,天下风调雨顺,德政绵延,百姓都十分敬重他,尊称他为延年公。

  五年前,他因为年纪实在太大,乞骸骨归乡疗养,最终以太师之衔致仕荣休,如今在大名府寓居。

  “哦?也不知延年公如今身体可好?”

  对这位老臣的书信,老皇帝也不敢怠慢,接过书信,细细读了起来。

  李延年在信中说,他年纪大了,却没有子嗣,他在同族少年中选了一个继孙,希望老皇帝能够恩典,赐予这孩子荫官。

  老皇帝看完信,喟然长叹:“延年公之意,朕明白了。

  是朕的过错啊,居然让延年公近百岁高龄,还要为朝堂之事忧心。”

  见老皇帝有些消沉,曹皇后开解道:

  “若是换了个残暴昏君,臣子说话稍有不称意,就拉出去砍了,那他们也不敢进谏了。

  如今大臣们敢于进谏,不正是因为陛下您英明神武,能纳忠言吗?”

  老皇帝听了,愁容尽散,嘴角露出笑意,瞪了曹皇后一眼。

  “就你看得明白!”

  曹皇后不以为忤,笑吟吟地继续喂老皇帝吃点心。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