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大朝会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终于到了。

  皇帝登上紫宸殿御座,鸿胪寺官员鸣鞭唱班之后,文武两班才一左一右依次进入紫宸殿。

  又是一番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之后,早朝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鸿胪寺卿赵立本首先出列,向皇帝奏报入京离京的官员名单。

  老皇帝的精神头似乎不太好,也没有召见这些官员的意思,只是轻轻点点头。

  一旁的内侍会意,高呼一声:“可。”

  赵立本也就领命回班了。

  接着又是兵部尚书彭时出列,呈奏边关急报。

  这几月来,南边陆续有几次大大小小的叛乱。

  甘老将军受命率大军平叛,如今叛乱已经基本平定,只有零星的残匪还在苟延残喘。

  甘老将军呈往兵部的奏报中,还着重提了一个叫白烨的小将。

  称其有勇有谋,识破敌军偷袭,为叛乱的平定立下汗马功劳。

  盛长桢听到白烨的名字,立即明白过来,这不就是顾廷烨的化名么。

  看来顾廷烨投军之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是金子果然到哪里都会发光啊。

  老皇帝倒是提起了些兴致,询问了一番这个白烨的家世生平。

  甘老将军的奏报中对此并没有详述,彭时也只能含混而过。

  兵部奏报之后,就到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的时候,百官有本的皆可奏上。

  一个身穿绿袍的中年人一步跨出,行礼启奏:

  “臣吏科给事中言无咎,恳请陛下早定储位!”

  老皇帝还没说话呢,又有一个六品御史出班启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陛下还是早定过继宗室子为妙!”

  储位空悬已久,而老皇帝又年迈多病。万一哪天有什么不测,继承者未定,那国家必将大乱。

  因此众大臣才会如此急切,数年如一日在朝堂之上提起立储一事。

  老皇帝面容古井无波,看不出喜怒来。

  他明白那个言无咎只是个冲锋陷阵的小兵,身后是一众高官重臣。

  老皇帝这一生都未有子嗣,好不容易生个幼子还早夭了。

  他当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他也明白,国之无储,日后必将大乱。

  但他打心眼里不想把手中的皇位交给血脉淡薄的宗室子弟。

  他还心存侥幸,认为这最后几年,或许还能生个亲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

  这些年来,老皇帝虽独宠荣妃,后宫侍寝一事上却是雨露均沾。

  可惜地广人稀,广种薄收。

  老皇帝苦心耕耘,儿子没生出来,反而还累坏了自己的身子,本就不康健的身体雪上加霜。

  老皇帝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

  “言卿,此事乃内帏之事,可散朝后到御书房,朕与你细细商讨。”

  言无咎却是得理不饶人,继续梗着脖子说道:

  “陛下,您用这同样的理由已经拖延数年了,臣等不了,大周朝也等不了啊!”

  老皇帝勃然大怒:“言无咎,你好大的胆子,你是要逼朕吗?退下!”

  言无咎怡然无惧,跪下叩首,大义凛然道:

  “臣不过一个小小的吏科给事中,陛下想斥责便斥责,想黜落便黜落便黜落。

  但臣即便一死,也要恳请陛下定下继嗣!”

  “你!”老皇帝勃然大怒,用手指着韩无咎,质问道:

  “你可知继嗣一事一直是朕心里的痛处,你就非要揭开朕的伤疤吗?”

  “陛下!”龙图阁大学士韩章终于出班了,他躬身奏报:

  “老臣本不想伤陛下的心,但今日老臣不得不伤陛下的心,为的是要保陛下晚节啊。

  老臣恳请陛下过继宗室,考问品行,从中挑选,立为继嗣。

  这才是国之根本呐,陛下!”

  韩章说到最后,涕泗纵横,一头磕在玉阶之下。

  韩章一跪,文武百官哗啦啦跪倒一大片。

  “请陛下早立继嗣!”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