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隔江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北岸接流民,否则城内守军士气的下滑就是不可避免的。

  偏偏李道临根本不能这样做。

  李道临早就定下坚壁清野的策略,红河水面上所有的船只全都收到了南岸,决不给南来的周军留下一艘船,准备用红河这一道天险来抵御周军。

  谷/span如果现在派船去救流民,说不定流民里面就混入了周军的先锋,到时候周军趁乱抢夺船只,那不就相当于把天险双手送给周军了吗?

  所以,李道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北岸的流民被追击而来的蛮兵肆意屠杀,承担着由此而带来的士气下落。

  红河北岸的周军营地中,彭时和盛长桢也遇到了麻烦。

  南来之前,盛长桢就已经考虑到交趾的天侯和水土,做下了充足的准备。随军的医官、避暑的药材、驱蚊的药物,各种物资的运送和储备,保护着上万大军的身体健康。

  不止如此,盛长桢还定下营地管理条例,让士兵不可以随便饮用生水,必须将水烧开后才能入腹:不准随地大小便,必须到规定的茅房之中便溺;等等等等。

  种种严厉规条,都是为了避免引发时疫。

  盛长桢深知疫情的可怕,也知晓如何提前预防避免,对这项工作抓得比军务还严能。

  至于具体的管理工作,都交给了左刚。

  他在盛长桢的保举下,如今已是邕州通判,暂代邕州知州的职责,可以想见,假以时日,邕州知州这个职位必然是左刚的囊中之物。

  在盛长桢的妥善安排下,周军并没有出现什么水土不服的症状,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疾疫。

  但人可以喝开水,总不能给牲畜也喝开水吧,同样是饮食和气候上的问题,北来的三千精锐在医护的照料下还能慢慢适应,战马和驮马可就适应不了了。

  自进入交趾国内,军中战马损耗比例日益加重。好在攻取交趾主要靠的是步兵,骑兵作用不大,战马损耗的影响也就不那么明显。

  但驮马的大批死亡可就十分要命了,几万大军人的吃马嚼全要靠后方运输,没了驮马,既费人力,效率又低,极大地影响了周军的后勤供应。

  眼看粮食运输不上来,彭时十分担忧,甚至动了撤兵的念头。

  这时,盛长桢忽然灵机一动,向彭时建议:“可以向大理讨要滇马。”

  彭时有些踌躇:“听说滇马矮小,能堪大用么?”

  盛长桢信心满满道:“滇马虽不宜骑乘上阵,但短小精悍,吃苦耐劳,尤其适应本地水土,若是在南方运输辎重,反倒比北方的良马更为合适。”

  彭时身为北人,碍于路远,不知滇马良劣,但盛长桢可就不一样了,他前世还去大理旅过游呢,自然知道滇马的超强适应性。

  他趁热打铁道:“我军入交趾不到半月,已然兵临升龙府,如此兵威,大理必然胆寒,只要去函讨要马匹,其国中君臣定不敢违逆。”

  彭时稍一沉吟,欣然同意道:“就依盛转运使所言,我这就写信,派使者去大理国中讨马。”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