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军议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之下,交趾那边才是燃眉之急,必须立刻抽调兵马,驰援邕州。

  一念及此,赵宗全直接把刚进殿的盛长桢晾在一边,下令道:“传韩章、文延朴、华青锋、彭时入殿议事!”

  三位龙图阁大学士,加上一个兵部尚书,这几人少说也是正二品的国之重臣,这就是商议军国大事的阵容了,一同召见,可见赵宗全内心的焦躁和沉重。

  此情此景,盛长桢觉得自己一个四品官呆在殿中有些不合时宜,便准备识趣地告退,等赵宗全和重臣们定下调子,自己再想办法在南征军中谋个职位也不迟。

  谷/span盛长桢正要告退,赵宗全却叫住了他:“盛爱卿也留下吧,你向来料事如神,智计百出,留下从旁参赞,或许能对大局有所助益。”

  盛长桢只得恭声应下,静静等待韩章等人的到来。

  直到盛长桢站得有些脚酸,韩章等人才风尘仆仆地赶来。

  赵宗全也没多废话,把军情奏报给几位重臣传阅了一遍。几位重臣看过之后,全部面色凝重,太极殿中的温度瞬时降到了冰点。

  华青锋却表现得很是兴奋,抢先发言:“交趾小国,朝廷素来优容,岂料其狼子野心,竟然干犯天威,凌犯中国!陛下当选良将,兴大军,破其城,灭其国!”

  华青锋因为是邕王旧人,难以得到赵宗全信任,只能依附曹太后,政治理念因此转向守旧。

  但他本性难移,一直梦想着施展抱负、开疆拓土,如今听到交趾进犯的消息,他立即露出了本性,在赵宗全面前兴奋地叫嚣着战争。

  文延朴不咸不淡地瞥了华青锋一眼,眼底的不屑一闪而没:“陛下明鉴,调兵遣将,膺惩南蛮,自是理所应当,然而如今当务之急,还是速调兵马,以解邕州之围。”

  韩章也补充道:“刘宗仁颟顸不堪,方有今日之变,陛下应重责之,以儆效尤,并选派坚毅果敢之臣替任,托以方面之事,交之便宜行事之权,总揽南境之事。”

  “若要救援邕州,当从何处调兵?”

  替任刘宗仁的人选不难找,彭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赵宗全关心的,是从哪里抽调兵马去驰援邕州。

  其实论远近,最后就是能从荆湖或者江南调兵,但赵宗全做过团练使,很清楚大周的痼疾:冗军。

  大周号称有着百万雄兵,但地方上的军队几乎都烂掉了,只有西北和北境的边军,以及京营,这几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

  尤其在久不经战事的南方,吃空饷、喝兵血司空见惯,军队战斗力之弱,连剿个山贼水匪都要灰头土脸。以至于如今事到临头,整个南方各道都抽不出一支能用的军队来。

  文延朴说出了他的意见:“可以从京营抽调兵马。”

  赵宗全断然否定:“不可,北虏虎视眈眈,京营不能擅动,需得防备北虏南下。”

  比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交趾小国,赵宗全更担心北边盘踞的庞然大物,稍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让赵宗全提心吊胆。

  彭时也明白赵宗全心底的忧虑,无奈道:“那就只能从西北调兵了,西北兵甲皆足,最近也无战事,抽调一些去抵御交趾当无大碍。”

  “西北?”赵宗全沉吟片刻,缓缓摇头,“那也太远了,等西北军到,恐怕广西道已经沦陷大半了。”

  一干重臣都是愁眉不展,交趾军号称十万,实际怎么也有两三万,几处囤驻重兵之所都不能调,又从哪变出大军来救援邕州呢?

  官位最低的盛长桢在旁边听了半天,一直默不作声。此时,他终于决定站出来发表意见。

  “陛下,臣斗胆请言。”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