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伯父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谨慎,不敢出一点风头,当初经办矿山案时也是被逼到了墙角,不得已而为之。

  办案有功,受了赵开益的赏赐后,赵宗全也毫不居功自傲,没有半点张扬之心。

  他一门心思扑到稻田里,对禹州的政事完全不加干涉。如此行径,倒是让新来的禹州知州对他赞不绝口。

  谷/span这样一个“稳字当先”的赵宗全,要他和未来官家作对,他自然是万万不肯的。

  只不过,赵宗全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儿子赵策英,还有顾廷烨可不这么想。

  这两人年纪既轻,又素有雄心,对赵宗全的“稳重低调”向来是颇有微词。

  邕王都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还忍?忍到什么时候?忍到全家都被邕王刺杀绝了吗?

  既然邕王敢动手耍阴招,那就别怪我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赵策英本就年轻气盛,有心报复,又有顾廷烨这个狗头军师在旁边撺掇,说什么“京里乱啦,危难之时,我们才有机会”巴拉巴拉。

  赵策英被顾廷烨鼓动得热血沸腾,拍案大呼:“与其在禹州做一辈子不咸不淡的团练使,不如趁乱投机,干一番事业!”

  于是,赵宗全就这么落入了一个亲儿子、一个干侄子的谋划中。

  赵策英和顾廷烨对赵宗全十分了解,看准了赵宗全避祸的心思,两人一番商量之后,便想到了办法。

  一方面,由赵策英劝赵宗全上京告状,理由是:赵宗全到了汴京之后,在京畿重地才能使邕王有所忌惮,不敢动手。

  另一方面,由顾廷烨派人假扮刺客,在赵宗全面前演了一出险而又险的刺杀大戏,狠狠地吓赵宗全一次。当然,最后顾廷烨闪亮登场,舍命护主,擒住了刺客。

  如此对症下药,双管齐下,立马就把蒙在鼓里的赵宗全给吓得魂不附体。

  赵宗全之所以苟在禹州,不想惹人注意,不就是为了保住小命,安稳度日吗?

  原本赵宗全不愿追究,就是向邕王表明自己的态度,希望邕王见好就收。

  如今看样子,邕王已经发了疯,摆明了就是非要赵宗全的小命不可,那赵宗全还苟个什么劲?

  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杀之后,赵宗全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你邕王也太不把我当盘菜了!

  再加上,还有赵策英和顾廷烨不停地在耳边煽风点火,赵宗全终于下定决心,一拍桌子:上京,杀邕王!

  啊不对,是去汴京找赵开益打小报告:你家太子不讲武德,你要替我主持公道啊!

  就这样来回折腾了半个多月,盛长桢这位便宜伯父终于下令点齐家将,带上赵策英和顾廷烨这对左右护法,浩浩荡荡地上京告御状去了。

  而包大也如愿带上杜红裳随行回京,期待着盛长桢兑现当初许下的诺言。

  一行人都是精勇骑士,唯一的女子杜红裳也有包大照顾,因而赶路飞快,几天后就赶到了汴京城郊外数十里处。

  到了这里,顾廷烨勒住马头,回头道:“再往前就没有山了,都是一马平川,这里与汴京近在咫尺,邕王耳目众多,咱们得小心行事才好。”

  赵宗全屡遭刺杀,早已成了惊弓之鸟,顾廷烨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说得对,那我们该怎么办?”

  赵策英回望顾廷烨:“你不就是汴京人么?这一带你熟门熟路,我们都听你的。”

  顾廷烨自信满满:“这也简单,咱们兵分两路,找人穿上你们父子二人的衣服,大队人马继续走官道,咱们轻装简从走小路,邕王人再多,也能拖他个一日半日。”

  赵策英和顾廷烨对视一眼,互相递去了一个默契的笑容:“好,就这么办!”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