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权宜之计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文长精神大振,兴奋道:“这土豆一年三熟,亩产数千斤,一旦我大周百姓人人种之,大周境内将再无饥馁之苦!”

  盛长桢听完,面上虽然微笑应和,心中却是苦笑不止

  徐文长此言虽然是一种美好的盼望,但却是太过理想化了。

  土豆产量再高,老百姓手里没地,拿什么种呢?

  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下,土地都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百姓的地只会越来越少。

  谷/span人口占比的大多数,只能在少得可怜的土地刨食,这才是致乱的根源。

  就算有一两种高产作物,也只能暂时缓解这种情况罢了。

  说到底,土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不过徐文长也有一点没说错,如果土豆在大周迅速传播开来,至少在当下,大周百姓确实可以暂时免去饥饿之苦。

  因为土豆的出现将原本的山地瘠土转化成了良田,实质上就是增加了大周的可耕土地面积。

  这部分土地在以前并没有受到大地主的关注,基本都是荒地,普通百姓很容易可以进行开垦。

  这就相当于,原本被分配完毕的蛋糕又被做大,多出来的就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百姓们的生活自然也就过得好了。

  但只要分配制度不变,蛋糕早晚都会再度像以前一样被侵吞干净。

  至于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就不是盛长桢能预见的了。

  盛长桢现在想的,就是权作救急,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再说。

  至于其它更深层次的变革,以盛长桢现在的权势地位,却是有心无力了。

  当然,哪怕是皇帝,也很难推动这样的变革。

  因为其中涉及的利益群体实在太庞大了,他们的实力足以颠覆这座帝国的一切,甚至再造出一个大周来。

  想当年,老皇帝赵开益继位时,也是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心想要锐意改革,开创一番新局面。

  但真正开始实施一些举措之后,赵开益很快就遭到了现实的迎头痛击。

  在那段时间,赵开益产生了一种可怕的感觉,如果他再一意孤行下去,恐怕连屁股底下的皇位都要坐不稳了。

  这种感觉,让赵开益无比恐惧。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皇帝也不是万能的。

  所以自此之后,赵开益便一直采取“修养生息”的大政方针,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延续到今天。

  “唉,想那么多干什么,还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盛长桢脑海中百转千回,最终所有的思绪都化成了一声叹息。

  为大周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问心无愧即可。

  盛长桢重整精神,摆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对徐文长道:“师兄,我有一事想要请你帮忙。”

  徐文长讶异道:“何事?”

  “我想请师兄为这土豆起个新名字。”盛长桢笑道。

  见徐文长一头雾水的样子,盛长桢又连忙解释道:

  “这土豆想要推广开来,一方面要得到朝廷的重视,一方面又要得到百姓的认可,而有个好听的名字,就是此事的开始。”

  “原来如此。”

  徐文长思索片刻,随即点头道:“没错,土豆、爪哇薯这些名字终究还是有些上不得台面了,听到这名字,恐怕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就第一个看不起此物,平白给推广之事增加阻力。看来,是得重新起个好听的名字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