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四章 棉纺业崛起_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使用却必须依靠江南自身生产。

  为了取得足够的原材料,宁波棉纺厂提出一个议案,由他们在秋季展开大收购行动,将苏松二府的所有棉花全部收来。然后由宁波棉纺厂去除棉籽,再以市价转卖各个棉纺厂使用。

  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宁波棉纺厂进行棉花收购,虽然价格低一些,但是他们负责去除棉籽这个最累人的事情,而且棉籽去除之后重量减轻,其实宁波棉纺厂并未赚取任何利润。

  轧棉机这种东西掌控在八贤王府手中,并未一并卖给各棉纺厂,这就让宁波棉纺厂有了一个掌控其他工厂的利器。利用这件利器,他们不但可以抢先收购有籽棉,也可以在平价出售棉花的同时,赚到了大量棉籽。

  这些看似无用的棉籽,却在随后被送到专门的加工厂压榨出棉籽油。

  棉籽油是有毒不能食用的,但是随着蒸汽机越来越多,机器零件之间的润滑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几乎没有成本的棉籽油,就成了八贤王府麾下各个工厂蒸汽机的润滑油来源。

  除去了这个副产品之外,浙南五府境内的各个棉纺厂开始了全力生产。骡机纺出的纱线粗细均匀结实耐用,用动力织布机织出来的布经纬线细密而轻薄,产品质量远远高于手工业产品,成本却又大幅降低。

  这个时代曾经有卖不完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之称,可见当时江南的棉纺织业发达,这里的棉布收购价格大概是每匹棉布二两五钱银子左右。浙南五府的棉纺织厂全力开工之后,依靠摊薄人力成本将每匹棉布的价格降低到了二两银子,而且质量还要更好。就算是染好蓝色和红色的棉布,价格也只有二两二钱银子。

  浙南五府所有棉纺织厂有棉纺织协会的统一调度,大家价格完全一样,不存在价格竞争,这就保证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机织布卖出这个价格比那些土纱土布的利润更高,卖价却又更低,这是利用科技优势直接打压了松江的棉纺织工业。

  棉花原料被收购一空,又有大量机织棉布充斥市场,造成了松江府大量棉布棉纱手工业者的破产,当地经济一落千丈,也连带着那些棉商无生意可做。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原本富饶的苏松二府已经是饿殍遍地,许多原本富庶的手工业者,甚至到了没饭吃的地步。

  对于社会底层经济的崩溃,那些只知道读圣贤书的官老爷们却没有意识到情况不对。反正朝廷的商税极低,这些手工业者对税收贡献不大,就算是死光了也与他们无关,而早已待机而动的浙南招募人员,开始进入江南各地招收这些手工业者做工。

  在全家都快饿死的时候,忽然有人招收棉纺织工人,而且待遇比他原来赚取的钱还要多,那些已经活不下去的人自然趋之若鹜。招募人员对这些棉纺织工人也相当和气,只要愿意加入就发给棉衣和粮食,并有四轮马车代步前往浙南五府定居,苏松二府原本密集的人口数量因而一落千丈。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