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3章 跨海求援祈王师(求订阅,求支持)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菲利普一世很郁闷!

  他所有的“合理请求”被皇帝拒绝了。没有丝毫的余地。就是那么直结了,当干脆的拒绝了他。

  什么仁义道德,什么世间公道?通通的都没有考虑。

  这难道说就是天朝的处世之道吗?

  在离开皇宫的时候,菲利普一世回头凝视着那座巍峨的宫殿,他突然扭头用法语对一旁的苏尔公爵说道。

  “你知道,中国人的公道是什么吗?”

  就像是似有所悟一般。

  “他们的公道就是只要是对他们有利的,就是公道!他们的公道,就是他们的利益!”

  苏尔公爵沉默片刻,突然说道:

  “殿下,我想这也许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吧!”

  随后他就像是有所感悟的说道。

  “对于强者来说,他们永远不需要考虑弱者的想法和感受。在欧洲,又有谁去考虑过弱者的利益?”

  “是啊。在强者的面前,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对于强者来说,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仅此而已。”

  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

  古往今来,那怕就是再迂腐的人,也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所谓的仁义道德顶多也就是在嘴上说说罢了,要是真拿这些话当成事儿,那么肯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时候这种待遇价甚至沉重到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法承受。

  正所谓“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何也?信义者,人与人相与之道,非施之异类者也”。王船山的这个思想是乾圣年间,最为盛行的思想。

  宋末华夏陆沉的教训以及崇祯朝东虏入寇的暴行,惨痛的经历提醒着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夷狄”;

  也正因如此,没有任何人会因为皇帝不讲“公道”,而有丝毫的意见或者看法,毕竟,这是对蛮夷嘛,压根儿就不需要讲究这些东西。

  其实,法兰西应该庆幸,毕竟,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否则,等待法兰西的就不一定是分裂了。

  就像大明对待日本一样,或许是因为他有着不良前科,所以对待日本问题上,大明可谓颇费了一番心思。

  建奴东逃日本后,占领了下关,长门等大片的土地,军事上的失败直接导致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威望急速下降。

  这也使得多年来倍受德川幕府打压的外样大名们觉得倒幕的时机来了,他们纷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德川家“大政奉还”给天皇。

  当然,天皇却不在日本——天皇早就嫁给大明皇帝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外样大名们抓住了胡虏入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半公开的抵触幕府的命令,再到拒绝服幕府,外样大名们的离心离德,更是加剧了幕府的失败,让其无力抵抗胡虏的入侵,总之一句话,十几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川幕府在胡虏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