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三章 人口问题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的大夫能有多少?

  有鉴于此,李晔开始允许女子入尚学,男人性格大多粗犷,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天天想着建功立业,不是走科举的路子,就是学习军事,能专心学术的少之又少。

  任何改革都会遭受阻力。

  这个时代终究是男权社会,人的关联不是一时片刻就能转变的。

  文人集团以男女同堂有伤风化为由,极力反对。

  一些书生在街头巷尾奔走呼告。

  李晔一想,的确不妥,目标不变,但达到目标的手段可以千变万化。

  李晔做出让步,男女分堂教学。

  文人们依旧不依不饶,百姓们则看个热闹。

  一项政策推行之前,李晔允许他们议论,提出反对意见。

  但政事堂通过之后,便是国策。

  以大唐帝国的意志推行之。

  至于文人的反对之声,则淹没在这股意志当中。

  毕竟这时代的文人还处在历史的低谷期,远没有后世宋、明强大。

  为了不刺激他们,李晔暂时让医科招收女学员。

  地方上的阻力终于不那么大了。

  大唐风气开放,女人当皇帝的都有,篡权的多不胜数。

  其实在原来的昭宗身边,就有不少女官,除了作为联姻之用,也不乏有才能的女子。

  总体来说,阻力是有,但并没有那么大。

  但凡是出自皇帝李晔的号召,民间都是大力支持。

  各地不少富户将女儿送入女学中。

  而一些重男轻女的寻常人家,巴不得把女孩儿送出去。

  免得在家多吃一份口粮。

  因此各都各府的女学员人满为患。

  若是以前,真的是一件头痛的事。

  放在今天的大唐,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府库中别的没有,钱多的是。

  对一个国家来说,钱流通出去才是钱,才有价值,放在府库中,没有多少意义。

  若有天灾人祸,金银行的金融能力能瞬间让府库充盈起来。

  李晔这么多年走精兵路线,禁军一共也才三十多万,厢军作为地方守备力量,则由地方供养,因此大唐没有赵宋的冗兵之患。

  钱粮能更多的投入民生当中。

  而女孩儿天生吃的比男生少一些,以现在大唐帝国的财力,养三十万女医都不在话下。

  当然,要当一个好医生不是那么简单,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还有一定的算术水平,格物知识也不可或缺。

  再说这时代到处是荒山野岭的,刁民遍地,色狼和野狼都不少。

  总要会骑马砍人吧?

  李晔专门为她们设计了课程,堪称文武兼修,样样皆全。

  不指望能学的多么深,只要精通其中一两样,就能顶大唐帝国的小半边天。

  不过这个时代毕竟是男权时代,李晔只是稍稍释放女性的潜力。

  系统化、集中化,才能将学术发扬光大。

  医学也是如此。

  在融合了大食人的医学之后,为中医打开了一个新视角。

  有了女医,民间的摊子就铺开了。

  女人的母性天生就适合学医。

  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紧急培训的女医免费帮助接生,让夭折率大大降低。

  繁衍人口也是地方官府政绩的一个考核标准,官员们也非常重视。

  减免新生儿家庭的赋税,有条件的每月还送点猪羊肉。

  种种措施之下,新生儿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只要打开一个缺口,自然有人走出井底。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