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建功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插手协助。三来,皇帝本身就起自于戎马,是身经百战的英雄,在具体军务上头,大概当今天下也只有关羽才有资格和他讨论吧。

  诸葛亮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如今汉家复兴,蓬勃向上的姿态天下可见,诸葛亮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对得起天下百姓、对得起汉朝历代先帝的制度。

  他的精力虽然旺盛,却也不可能兼顾百端。

  这次皇帝要来关中,原本目的只是外交,所以朝廷中枢的官员来了不少。既然皇帝特意令诸葛亮作陪,诸葛亮也就只把自己当做皇帝会见西域小王的陪客。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其实依然摆在丞相府那如山如海的政务上头。

  直到一个月前,皇帝召见诸葛亮,告诉他孙曹之间的默契和曹氏的特殊动向。

  因为关羽、赵云等人依旧驻在成都,军队的布置没有额外变化。皇帝既然打算暗中应变,也不会节外生枝,作出导致敌人生疑的调动。于是诸葛亮抽空陪着皇帝,花了不少心思,慢慢地设计了应对的计划,一步步地协助皇帝调动兵力,步下了一个足够有效的圈套。

  负责执行整个计划的,本来应当是皇帝自己。

  在诸葛亮看来,皇帝虽然年过六旬,雄风仍在,他数年未上战阵,难免手痒。藉着西域诸国代表俱在的机会,就在长安城下展示一下汉家皇帝的英武,正是理所应当。

  可他真没有想到,皇帝会忽然病了。而且一病就病到了举步艰难,根本无法上阵的程度。

  更没有想到,皇帝会突发奇想,把指挥这场战役的权力,交给从来没有沙场厮杀经验的丞相。

  诸葛亮沉吟片刻,迅速打好了腹稿,随即微微躬身:“陛下,这怕是不妥。”

  “哪有不妥?”

  “陛下你想……”诸葛亮正待说什么,皇帝举起手示意。

  “且住。”

  诸葛亮停止言语,皇帝又向内侍们摆了摆手:“你们都出去。”

  内侍们鱼贯而出,又将暖阁的门户阖上。

  “孔明。”皇帝沉声道。

  “臣在。”

  许久的停顿后,皇帝往软榻上靠一靠,让自己的身体更放松些。他舒适地发出了一声叹息,然后道:“原先我不觉得,这次一生病,真感觉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一天天地不似先前。云长、翼德和子龙他们,也都已经六十了,卧病也是迟早的事!阿斗……唉,还不太懂事。以后的朝堂上,终究需要有个威望够高的人来主持一切……需要一个能够定策于内、建功于外的丞相!”

  诸葛亮觉得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皇帝在考虑什么,也清楚那些基于政治权衡的考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他就是想要阻止皇帝的言语,于是猛地挥着羽扇:“陛下!何出此言!”

  这两句话出口,他又不知道后继该说什么。

  皇帝反倒很放松,看到诸葛亮难得地惶惑,皇帝的眼神里甚至带着几分狡狯和得意:“昨晚我仔细想过,眼下我们的准备足够充分,敌人的份量也足够重,这个机会很合适,正可作为丞相的沙场首功。孔明,你若明白我的心意,就抓住这个机会,莫辞劳苦!怎么样?”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儿,起身下拜:“只恐我才疏学浅,不能克尽厥职。”

  皇帝再次大笑:“孔明,我打了一辈子的仗,见识过千千万万种人。谁能打仗,谁不能打仗,我一眼就能看透。何况,羽林、虎贲两部的日常训练,你也早都参与在内,你不是外行!我不会看错人的,你放心去做!”

  “是!”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